直通车
“10个研究生,跑了9个。”5月8日,谈及公共卫生领域防疫体系建设,省人大代表、泸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郑海三向记者出示一份课题调研报告:由于报酬、职称晋升等方面落差大,某山区县疾控中心近4年来,按照特殊人才政策招聘的疾控中心人员,流失严重。
人才短缺只是我省各地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之一,科技预警力量有待提高等课题也需关注。
如何补上“短板”,让疫情防控更“耳聪目明”?代表委员认为,需要解好人才、科技的应用题。
补人才短板
完善激励机制稳存量 定向培养紧缺人才促增量
对于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短缺问题,省政协委员、泸州市合江县副县长宋远平也深有同感。
“疫情防控专业人才极为缺乏。此类人才毕业后,很多跑到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下沉到基层的很少。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层人才不足的问题,就更为明显,有时甚至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宋远平补充。
我省疾控人才队伍还存在高层次人才短缺的情况。省人大代表、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陈建业表示,高校疾控预防专业教学一般是由医与防构成,目前各地高校更偏重医,在预防教学上仍需加强和优化。
如何补上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的短板?先要稳存量。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的资金倾斜,完善激励机制。省政协委员、宜宾市副市长王力平表示,可进一步明确津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发放标准等实施细则,形成医务工作者高危传染病岗位职业津补贴政策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措施。
稳住人才,离不开保障机制。王力平建议,对高风险的岗位购买特殊医疗保险,制定高危职业岗位保障机制。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并感染,可减轻医务工作者家庭生活负担。“目前均没有具体的保障办法。2004年起执行的卫生防疫津贴标准最高的一类是每人每工作日9元,早已不符合当前形势和生活水平实际情况。”
也要促增量。宋远平建议,高校增设紧缺医学类专业,尤其是在2020年高校招生计划中增加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专业招生计划名额,填补此类人才不足情况;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紧缺人才,并建议明确,毕业后必须到指定基层服务8至10年等。
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是重点之一。致公党四川省委在集体提案中建议,应开辟复合型高素质疫情防控人才教育培养专业,支持招收有一定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教育、从业背景的学员,探索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教育培养模式。致公党泸州市委相关课题调研组建议,将临床医学列入疾控专业学习的前置条件,培养既有临床技能又具有公共卫生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补科技短板
让流行病学调查走出“你问我答”传统方式
郑海三坦言,目前我省多地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仍然处于“你问我答”的传统方式。一旦有人不如实上报或记错信息,整个流行病传播链条就被“扭曲”了。“亟待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进行有关监测。”
郑海三进一步分析,公共卫生领域存在信息系统建设不足的问题,“部分地方疾控中心,尚没有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无法实现跨区域精准追踪和调取信息。”他建议,尽快建立起各级公共卫生数据信息集成平台,推动各级疾控机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疫情防控相对独立的应急体系,包括制定预案、培训、演练、应急队伍管理、疫情监测、报告分析、预警预测等。
农工党四川省委的提案也对跨区域信息共享支招:以成都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率先将资阳、眉山健康大数据纳入成都平台,推动德阳、雅安、乐山、遂宁、绵阳平台与成都平台互通,开展健康医疗数据系统化收集处理、挖掘分析等工作,建立区域实验室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目前,已有地方展开更多科技防控探索。郑海三所在的医院正探索三级主动症状监测系统,动态监测患者身体状况,做好疾病防控常态化监测管理,“第一天患者轻微感冒,其信息变成绿色,管床医生负责;第二天,如果发高烧,信息变成橙色,由科室主任负责;第三天如果还发烧,就变成红色,院级专家组带队治疗患者。”
郑海三还提议,要让防疫体系更加眼明手快,除了激发科技、人才之力,还应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比如探索将现有的卫健部门疾控管理部门与疾控中心进行合并,以便能更好地行使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职能。(魏冯 邓翔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