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阳光,明亮、热烈,照耀着凉山州民族中学安静的校园。刚刚送走一届高三学生的陈绍燕匆匆穿过校园,快步往教科处的办公室走去。正值学校期末考试阶段,作为教科处的负责人,陈绍燕的工作有增无减,忙碌成了她的日常。
“这几天比较忙,高一高二的学生正在期末考试,等忙完了我们再约吧。”有朋友发微信说想约她见面聊一聊,陈绍燕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有人曾经跟她开玩笑说:“你职称到顶了,荣誉也很高了,你还这么拼命,图个什么?”
“是啊,我图什么呢?”听到类似的问题,陈绍燕偶尔也会想一想自己到底图的是什么,“我所图的,是不忘为党的事业培养人的初心,是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是为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而又响亮的名字争光添彩。”
初心:为民族教育事业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
1994年,22岁的陈绍燕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凉山州民族中学。“听到自己被分配到州委、州政府重点打造的学校教书时,作为土生土长的凉山人,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对即将开始的人生充满了期盼。”陈绍燕说,当时,凉山州民族中学建校刚满6年,还是一所年轻的学校。而年轻的陈绍燕带着满腔期待走进了这个年轻的学校。
然而,学校的实际情形与她想象中的样子相去甚远。坐落在荒滩上的校园里,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两栋学生宿舍,还有一个简易食堂,甚至没有教师宿舍,老师们都住在教学楼中间的休息室里。“各方面反差太大了。学生少、老师少、教学班少。”20多年后再次回首往事,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已经消散,可那时校园的样子却深深印在了陈绍燕的记忆里。
1994年9月1日,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陈绍燕第一次走上了讲台。面对人生的第一堂课,尽管做了很充足的准备,陈绍燕依旧有些手足无措。幸好,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给了她勇气。“60个孩子整整齐齐坐在课堂上,用明亮的眼睛看着我,听到点名就响亮地回答。那一瞬间,我第一次感觉到老师身上的责任和自豪。”陈绍燕说,眼睛里闪着点点星光。
这些来自凉山州17个市县的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偏远山区,许多学生甚至他们的家长,都是这辈子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西昌。越是了解班里学生的情况,陈绍燕的心情就越不能平静,“很多学生的家庭很困难,但是他们改变贫穷落后的愿望十分强烈,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陈绍燕太长的时间,因为学校的老教师们用实际行动给她树立了榜样,让她找到了事业的方向。
“我记得,当时学校的简易操场到处都是烂石头,你们现在可能无法想象。”从办公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见一片平整干净的操场,陈绍燕和所有参加过那段劳动的老师一样,脸上不由自主地扬起笑容,甚至带着丝丝骄傲。为了平整出300米的跑道,学校领导带领当时在校的所有老师,每天顶着烈日,一趟趟推车拉土,硬是把操场填平压实了。
“不怕条件艰苦,我们一定要把凉山民中办成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帜。”这是那段时间老教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陈绍燕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把这句话当做了自己事业的方向。
被这样的精神和氛围感染,陈绍燕一面认真上好每堂课,同时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靠近党的怀抱,实现自己从普通青年到共产党员的蜕变。
2000年7月1日,在凉山州直工委的一间会议室里,陈绍燕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不论走上讲台时,还是备课阅卷时,她都时刻提醒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为凉山的民族教育事业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
育人:送孩子们走出大山是最幸福的事
今年48岁的陈绍燕,在凉山州民族中学任教已经26年。她教学严谨,又不失创新,教学成绩优秀,先后获得西昌市教学能手、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骨干教师等称号。带着这些荣誉,陈绍燕依旧奋战在民族教育一线,连续几年担任高三语文老师,用自创的“陈氏”教学法,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随意翻开一本属于陈绍燕的教材,映入眼帘的全是红色标注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在一本词语释义的教材上,每个词语,陈绍燕都写上了自己的注释,后面再加上延伸、组合的语句,将纸张的空白处,占得满满当当。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作为老师,要让学生在学识上佩服你,从内心上喜欢你,他们才能学得好。”翻看着教学笔记,陈绍燕介绍了自己的教学心得。
在凉山州民族中学,不少班级70%以上都是彝族学生,很多都来自偏远的大山,相比一直在城里就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针对这一情况,在多年经验的累积下,陈绍燕提出了重基础、重模式的“陈式”教学法,不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持续拓展知识的“外延”,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6年来,陈绍燕已经送走了16届、1900多名高三毕业生,其中有600多人考上了重点大学。
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陈绍燕也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在学校,不少学生来自大凉山腹地,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凡是遇到贫困学生,不管是不是她班上的,她都会想办法帮助。
2017年7月26日,陈绍燕家的大门被敲响。门外,她的学生彝族女孩俄木依着和她的哥哥满头大汗地笑着,他们骑着自行车,给她送来了一袋家里新收获的土豆。“陈老师,我收到西南石油大学的重本专业录取通知书了。就是我填的第一志愿,我是我们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我可以去成都上大学了!”俄木依着激动地说。
看着满头大汗的俄木依着,陈绍燕似乎又看到了三年前那个害羞的小女孩。俄木依着来自西昌市四合乡,父亲去世,母亲生病卧床,全家只靠哥哥在西昌一家汽修厂打工维持生活。“不能让她因此辍学!”陈绍燕辗转联系到了四合乡政府,为俄木依着争取到了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同时,还通过“贫困母亲”项目,给俄木依着家拿到了4000元的贫困补助。
高中三年,陈绍燕还经常请俄木依着到家中吃饭,关心她的学习,帮助她鼓起面对困难的勇气,告诉她不能因此辍学。在陈绍燕的关心下,俄木依着的成绩越来越好,终于考上了西南石油大学,圆了大学梦。
高2001届彝族女生苦史伟曾经对陈绍燕说:“陈老师,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会永远记住你。”苦史伟来自凉山州金阳县一个彝族家庭,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看到苦史伟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陈绍燕坐不住了,主动找到校领导反映情况,为苦史伟争取到部分费用减免和每月200元的奖学金。2001年,苦史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保送至上海交大,两年后被公派至德国留学。
2010年,陈绍燕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而劳模津贴,她却一分也没揣进腰包,而是通过学校工会,每年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直到其参加高考。贫困学生苦拉者并不是陈绍燕的学生,陈绍燕通过工会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决定每月资助他200元。苦拉者后来考上西南民族大学,他来到陈绍燕的办公室,向她深深鞠了一躬。
这些年来,陈绍燕资助过的学生,还有很多。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凉山的彝族学生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入学率、升学率也在快速提升。
陈绍燕说,现在,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政策很多,凉山州民族中学投入到学生助学方面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000万元,同时,通过国家帮扶以及爱心企业资助,现在,每个建档立卡贫苦户家的学生,能够领取每月800元的生活补助,不会让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了。
“能看到这些孩子们,每年一批走出大山、走向大学校园,是我最幸福的事。”陈绍燕说。(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