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戴允康主持召开了”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恢复产业发展座谈会“,省文旅厅副厅长杨健、游勇、严飒爽,一级巡视员宋铭,省文旅行业学会、商会、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省文旅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四川省旅游学会会长陈加林,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四川省旅行社协会会长王兆学,四川省旅游饭店协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鲍小伟,四川省音乐产业协会副会长杨生先后发言。
戴厅长在听取了行业商会、协会代表们的发言之后。对我省文旅行业商会、协会在这次抗疫行动中积极主动的作为表示了热情赞赏,对各位会长的发言既见树木,也见森林、见生态的思维格局表示了充分肯定。戴厅长表示要汲取各个行业商会、协会提出的好的建议和意见,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把与行业商会,协会的联系作为文旅厅推动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抓紧出台抗疫复产的政策措施,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我省文旅产业早日恢复,尽快发展起来。
现将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新文艺组织专委会顾问、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在会上关于《疫情之下四川文旅产业发展的思考》的发言稿分享如下,供大家分享讨论。同时欢迎四川文旅企业把防控疫情的困难、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商会、协会秘书处,秘书处将汇总后及时向省文旅厅报告。
疫情之下四川文旅产业发展的思考
——在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恢复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新文艺组织专委会顾问、四川省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
(2020年2月14日)
2020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带来生命安全威胁的同时,也为中国本年度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小觑的影响。对于文旅产业而言,更是倍感艰难,疫情之下的文旅产业基本是停摆的状态。演出停摆、影院关闭、旅游订单取消、节事活动叫停等等,这些现象背后是产业上下游企业痛感传递。本次疫情爆发突然,又在春节期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有专家预测疫情影响文旅产业或达2万亿。四川是文化大省,文旅资源丰富,疫情之下,四川文旅产业无疑是个重灾区,四川文旅产业将如何发展,我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有信心地活下去
疫情重创下,“活下去”,是大多数中小文旅企业的首要问题。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和四川省民营文化企业协会中的企业大多都是中小企业,疫情爆发后,许多企业都在反应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如资金流动压力、还贷压力、工资社保支出、房租物业压力、日常经营收益等等,都亟需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减小“钱荒”压力。疫情之下,大多文旅企业的痛点首先是现金流,无论你是否有营收,工资、社保、房租、物业、贷款、税收都是刚性支出,估计之前“存粮”少的,这次疫情可能就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颗稻草。所幸近日,中央、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企业税务、社保、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疫情影响。省文旅厅今天发布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文旅企业有关政策摘要》十分及时,我们应该把中央及四川省内的相关政策用够用足。针对文旅企业生存的压力,政府部门可以从企业的刚性支出上“该免则免,不免则缓”,根本上减小企业的“钱荒”压力。
刚性措施解决拖欠。疫情期间中央和地方已经出台了许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急需落实、落地、落细。日前,深圳就出台了《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超100亿元,“真金白银”帮助企业。目前,我省民营中小企业被政府、国有企业拖欠的账款少的几万、多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救命钱。在当前疫情影响下,被拖欠账款的中小文旅企业生存尤其艰难。希望能针对此问题,四川能出台刚性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及时收到欠款。建立清欠约束惩戒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完善工程价款及时结算办法,从源头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
出台复工复产指导准则。由于疫情的影响,企业复工难。不复工,企业生存都艰难,更谈不上发展。而复工,又担心疫情传播和员工安全。企业面临两难决策。特别是大型企业,员工成百上千,一旦复工将产生巨大成本,在对疫情周期影响尚不明确的条件下,更不敢轻易复工。复工还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诸如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医用物料准备,但现在几乎无法购买。何时复工?复工后如何管理?复工后若出现病例,又如何应对?若暂时无法达到复工条件,员工的工资待遇如何确定?此等现实问题,急需解决。疫情对旅游、娱乐、会展、培训、演艺、影视等文旅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希望省政府有关机构能尽快出台详细的指导企业复工的意见,帮助企业有序复工。
二、有效率地动起来
目前,大部分四川文旅企业都还未复工,复工后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是把疫情的压力变成业态升级的动力。此次疫情危机下,旅游、电影、演艺、广告、博物馆、美术馆等冲击很大,但文旅科技类企业相对受影响不大,甚至还可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随5G时代到来,结合新技术以及客观环境变化,线上文旅体验产品应该会有更多的机会,例如,网上博物馆、云上音乐会,或者利用AR、VR技术开发线上旅游产品等,创造新的消费模式。文旅衍生品电商化也将因这次疫情得到更多推动,如故宫文创。最近文旅部推出了在线公共服务,江苏省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线上博物馆、线上体验,VR、AR的虚拟现实体验,将会蓬勃发展。建议四川省组织专家研究,加速融合性转型,推动业态创新,让线上文旅产业“活起来”。
二是把疫情的困境变成机制创新的契机。面对疫情困境,有些文旅企业早已采用线上远程办公模式提前复工,而许多关联部门还因疫情,未能实时办理业务,如银行、关联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这些都会阻碍企业的办事效率。比如项目申报、企业年检、企业报税等事物,若能采取线上远程办公,或者再精简原有繁琐的程序,创新管理机制,许多企业就能“松一口气”。几天前,企业微信发布了全国远程办公大数据,北京、深圳、上海被称为“最爱交流”,政府部门早已采取远程办公模式,在这方面四川还存在短板,四川应尽快普及远程办公,提高办事效率。此外,文旅企业涉及员工考勤、考核、培训等方面,也可将远程办公作为一种常态且长远的的办公方式。
三是面对疫情要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业态升级和管理机制创新,都需要有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危机之下,希望省内政府部门能实行政策“从宽”的原则,行政审批、项目申报、企业报税等问题,一些环节“能省就省”,一些小错惩罚“能免就免”。比如之前新华社就痛批抗疫形式主义,“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重复繁重的填表任务、空洞鼓劲的动员会、停不下来的“迎检大战”、作秀留痕晒表扬……这些重在刷存在感的行为,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耽误落实迫在眉睫的抗疫工作。从管理层面激活企业的信心迫在眉睫。
三、有耐心地朝前走
有专家认为,这次疫情未来大概率按三个阶段发展:疫情爆发期(11月-2月底)→疫情消退期(3月初-5月底)→疫情过后全面恢复期(6月初-12月底)。也就是说,这次疫情对中国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影响,至少是一年的时间(半年直接影响,半年间接影响),无论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或都应该按照这个时间线来做阶段性的应急预案和自救规划。
多种方式启动各类文化项目。原计划政府投资的文化项目不能停滞。目前,由于疫情,许多企业未能复工,政府部门忙于防疫,一些文化项目暂时停止,未能按原计划进行。特别是一些政府购买的文化项目,有合同,有期限,企业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可由于疫情卡在一半停滞不前。此外,危机下,可能政府部门最先想到是砍掉与眼前压力无关的文化项目,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这是不可取的。反之,各级政府还应去努力争取更多的文化项目,抓住机会化危为机,也可以把长远的规划提前启动,这不仅有利于我省文旅产业的整体布局,也有利于给很多文旅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
努力创造刚需之外的特色文化产品。努力创造刚需之外的特色文化产品。疫情之下,交通关停、旅游暂停、影院关闭、文娱活动取消、体育赛事暂停等全面实施,文旅休闲消费行业受到重创。这时,经济危机下,“口红效应”应该要来了,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消费能力降低,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因此,四川文旅企业应该转换思维,一方面可以将线上产品变得丰富多彩,如线上阅读、线上教育、线上影院、线上博物馆、线上旅游目的地等等,利用5G,创造出更多的线上文化产品;一方面也要创造更多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方特色、不同消费习惯的个性化特色文创产品,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美起来。
为疫情之后文旅产业的补偿性增长聚集力量。谁先主动行动,谁将优先掌握主动权。目前,文旅企业应综合自身基础和优势,客观分析“疫后”的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谋划自救、恢复、振兴的行动预案,做好项目的储备和人才的聚集,整合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相关企业等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打通适应新形势的产业链条,为疫情之后的补偿增长聚集力量。四川政府部门也要推动行业培训、建立人才培育机制、鼓励项目带动产业等方式,持续不断地推动四川文旅产业发展。(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