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90岁老战士赵国勤,上甘岭战役英勇后勤兵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1-09 15:49:47 编辑:卜海英 点击:
赵国勤,生于1930年6月27日,家住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果园村,今年90岁。1951年5月进入朝鲜抗美援朝,先后参加上甘岭战役,守护东海岸和中线反击战等,1954年回国。

响应号召参军
1951年4月,赵国勤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被编入15军29师师后勤担架营3连3班。之后,在辽宁丹东集训1个月,便与大部队一起进入朝鲜参加战斗。
赵国勤至今记得,他们部队进入朝鲜后,为了防止美军的飞机轰炸,他们白天休息,夜间行军,整整行军7个晚上才到达目的地。
一开始,他们的任务是挖坑道和修通到达上甘岭的一条公路。带着对美国侵略者的仇恨,他们抢时间、抓速度,不怕苦,不怕累,最终用两个月时间,挖成了一大批坑道,并修通了一条到达上甘岭的路……随后,便先后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守护东海岸和中线反击战等战斗的后勤保障战斗。

送弹药迷路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上甘岭战役打响。这场战斗持续了43天,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赵国勤所在连的任务是向驻扎在上甘岭的我军送弹药和粮食,然后把阵地上的伤员和烈士尸体运下山。
他们以班排为单位,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开始上山下山,无论是弹药还是粮食,每次每人都要背40公斤以上的或两袋粮食或两箱弹药上山,然后抬伤员或烈士尸体下山,每晚往返2次。尽管山高路远,道路崎岖,沿途敌人封锁严,但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每天晚上都完成了往返2次的任务。
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天晚上,敌人已经把他们上山的那条路严密封锁了,使他们无法上山。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得另辟一条路。然而,当他们快摸到山顶时,却忽然听到山顶上传来敌人叽哩哇啦的声音,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已经走错了路。于是,他们紧急下撤,迂回了好几个小时才到达上甘岭阵地,导致他们那天晚上只完成了一次运送弹药和粮食的任务。如今,说起那次因迷路而少完成了一次任务,赵国勤依然十分后悔。
遭遇敌机轰炸负伤
1953年7月,在朝鲜中线反击战中,歼敌2.6万多人。赵国勤说,“在反击战中,能够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取得伟大胜利,我们一大批英勇的后勤战士也作出了巨大牺牲。”
那是一个令人十分伤心难过的日子。这天凌晨四点半左右,赵国勤与全排46名战友,把弹药送到前线后,刚端上饭碗吃饭,敌人的飞机便向他们俯冲过来。作为率先发现敌情的赵国勤,毫不犹豫,立即高声大喊战友们赶快躲进防空洞去。但是,敌人的飞机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就在大家刚刚抬腿跑的时候,敌人的炸弹就已经在战友们中间炸开了。
可怜的46名战友,瞬间便牺牲了33个,剩下的13个战友,全部都伤的伤,残的残。此刻的赵国勤,因手臂、腰窝和腿部三个部位都中弹受伤而昏迷不醒。但是他很幸运,后经医院抢救,不仅伤愈了保住了生命,而且过上了幸福生活。
1954年,赵国勤回国,并复员回到农村老家,当了几十年的村民兵连长、治保主任等农村基层干部。
1958年下半年,赵国勤腿部的最后一块弹片,经县级人民政府补助28元经费,通过成都华西医院医生手术被取出。
有人问赵国勤当年在战场上受苦受累还差点丢了生命,如今想起来究竟后悔不后悔?赵国勤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在战场上即使牺牲了,那也是在践行自己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流血牺牲的诺言,没有什么后悔不后悔!”(刘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