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川白芷、白萝卜、富硒金薯等经济农作物喜获丰收,产销两旺,大家忙在手里、喜在心里。村里的牛儿壮了、猪儿肥了,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不断呈现。船山区唐家乡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了每一个村,吹进了每一位群众的心里,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今年以来,唐家乡紧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优化整合攻坚力量,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帮扶实效,强力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助推全面同步小康按下“快进键”。
聚焦“三创新”,加强干部管理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持久战的不断深入,“一超六有”“一低五有”的达标,一些干部不免表现出了盲目乐观自信的心态。唐家乡针对这一问题,积极采取“三创新”工作机制,有效加强了干部队伍管理。即通过创新“驻村工作队半月述职制”,要求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每半个月向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述职,采取“听汇报、抽问题、看现场”的方式,让懒惰者红脸出汗,让勤奋者亮出成效;通过创新“帮扶干部入户考核制”,各单位组建结对帮扶业务交流群,帮扶干部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在群内展现帮扶成效,交流帮扶经验,让帮扶工作在阳光下开展;通过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日报制”,形成以乡扶贫办为基地的“情报中心”,每日收集问题整改、工作短板、业务开展等情况向乡党委书记、乡长及分管领导汇报,以便乡党委政府把握准确方向,制定正确举措。
拓宽产业增收渠道,精准施策显成效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根本出路。”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唐家乡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成效显著。
唐家乡积极引进川白芷种植企业落户渔舟村,流转土地500余亩建设“川白芷科研示范基地”,就近吸纳务工达到6000余人次,其中脱贫户约800人次。白芷烘干加工中心已落户渔舟村,遂宁市各地区鲜白芷将在这里集中烘干仓储,企业务工需求更加保障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现在厂里长期用工达20多人,到鲜货采挖季每天用工达到50余人次,从去年到现在总共支付给渔舟村的土地流转费、人员务工费等已达130多万元。” 遂宁天地网川白芷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艳说。
王群英以前是万福村的贫困户,自船山区在唐家乡万福村试点“三变”改革工作以来,她拿出自己的土地入股,实现从村民向股民的转变,每年能得到分红收益,还通过在基地务工,顺利实现脱贫。
王群英说:“家里的五亩多地全部拿出来栽了李子树,自己在基地务工平均一个月能有四五百块钱,够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孩子们负担生活费了。”
如今的万福村,通过“三变”改革,“一村一品”土特产品成型,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助农增收效果初显。截至目前,万福村2257名村民成为经济联合社股民,占全村人口的95.6%;全村123户已脱贫户进入土地流转合作社参与分红,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达100%。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保成果
“因户施策,精准施策。”精准扶贫必须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采取有力举措,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突出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
唐家乡党委副书记、万福村第一书记苏毅说,目前正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入户核查、历年问题梳理等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万福村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唐家乡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的工作思路,采用“五定工作法”成立问题清零工作小组,对历年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面复核,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逐项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完成时限和整改验收人,形成健全完善的问题整改台账。同时,按照帮扶部门协调指导、乡党委政府统筹推进、挂钩干部具体实施的方式,利用低保兜底、保险报销、鼓励就业等措施,补齐困难群众收入短板,切实有效解决村民群众各类问题和困难。
步履铿锵为脱贫。唐家乡全体干部坚持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干快干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徐刚 侯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