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变“土豪”,拆迁户的就业问题南强街道这样解!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8-31 12:00:06 编辑:周姿彤 点击: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以其他建设,这直接或间接带动了经济增长,提高了生活品质。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部分原住民成了拆迁户,不少年轻人也变身“拆二代”,高额赔偿使得他们一夜之间成了“土豪”,然而,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原本就没有一技之长、靠种地为生的他们如何再就业?一夜暴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被颠覆的他们如何归位?
这些问题,各地都有,遂宁经开区南强街道也不例外。南强街道地处遂宁经开区城郊位置,独特的地理优势为南强带来了很多项目,但拆迁户就业问题也随之而生。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中,就业居于首要位置。今年以来,在经开区的指导下,南强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抓牢抓实辖区居民就业问题,全力出击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动员社区力量 引导居民线上择业
“受疫情和征地拆迁的影响,今年辖区在16~60岁之间的待业、失业人员较往年明显增多。”8月26日,南强街道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正在统计劳动力就业情况,据介绍,针对已经统计的数据,南强街道安排了对应社区工作人员加强信息宣传、做好就业指导。
桐子垭社区借用几年前成立的社区劳务公司,一方面帮助企业招工和培训,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借助社区居民微信联络群,将招工信息随时发送,引导居民线上择业。同时,该社区还借助辖区企业多的优势,组织社区居民到企业承包劳务,进一步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社区群里的招聘信息很多,有好几个邻居都通过社区微信群找到了如意的工作。”桐子垭社区的王阿姨说,群里没人发野广告,都是对居民有帮助的信息,像这样的群,南强的其他社区都有。
动员社会力量 劝导居民进厂就业
除了线上推送招工信息的微信群,清净寺社区还有线下劝说的老年队伍。成工重工、城南第二污水处理厂两个重点项目在经开区欧美产业园的落户,使得南强街道多了130余户拆迁户,高额的拆迁赔偿加上每个月少则几百元的过渡费,让一些拆迁户过上了游手好闲的日子。
长期在小区巡逻的清净寺社区三组组长、共产党员刘家忠,看到三组已拆迁安置在小区的居民经常出入麻将馆,一些年轻力壮的男男女女沉溺于牌桌和游戏厅,他爱“管闲事”的心骚动了起来。于是他多渠道搜集周围工厂招工信息,四处宣传劝说,这一行动,得到社区一些老人的支持,老人们纷纷参与,通过发传单、四处游说,调动了周边居民进厂打工的积极性。
一时间,“年轻人应该发奋图强,有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天天坐享其成,等着花光家里的拆迁款。”这样的话语在辖区街头巷尾传播开来。老人们不仅劝说游散青年,还回家各自劝说自己的孩子:“麻将害人害己,浪费光阴,大人们一定要做好榜样,踏实挣钱。”
部分游手好闲,所谓的“拆二代”在他们的劝诫下,走进了工厂。
借用专业力量 指导居民自主创业
因为拆迁一夜暴富,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甚至被颠覆,不少拆迁户出现了挥霍补偿款的问题,部分表示不愿进厂给人打工。在鼓励发展地摊经济的背景下,南强街道建立起针对拆迁户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对拆迁户理财、就业、创业等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引导部分想干事创业却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居民合理利用赔偿款自主创业。
在社区干部指导帮助下,一些被征地农户成立了蔬菜协会,协会一方面组织会员收购蔬菜基地和未被征地农户农产品,直接销往批发市场;一方面通过经验丰富的蔬菜、水果小商家指导会员在龙坪新居和清净寺小区旁摆地摊。清净寺社区的高元国是今年3月在社区干部介绍下加入蔬菜协会的,据高元国介绍,摆地摊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社区干部稍加指导,5、6、7月份,他就通过摆地摊卖豇豆、四季豆、黄瓜等时令蔬菜,实现了增收,并表示下半年准备丰富一下产品继续摆摊。
就业是破解多重难题的总抓手,是社会经济工作的“晴雨表”。南强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席青城表示,在经开区具体安排下,南强街道将进一步加强对辖区被征地失业、待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和各类技能培训,为“六稳”“六保”大局贡献南强力量。(衡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