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采油气作业区:陈本学的耕耘与收获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4-30 15:36:24 编辑:周姿彤 点击:
川中油气矿遂宁采油气作业区磨溪雷一1总站中心井站站长陈本学,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忙人”。4月22日,陈本学带着班员去了东区站,便又急忙掉头赶去磨溪117井开井。
磨溪117井是作业区的老井,已经关停六七年了,现在重新开井,是为了配合油气矿老区挖潜增效的整体规划。磨溪雷一1总站中心井站投运于1991年,是雷一1气藏、嘉二气藏及遂宁地区重要天然气集输枢纽,日产量最高曾稳定在180万方/天,但近些年也面临着产量递减的情况。遂宁采油气作业区制定了“磨溪气田连续五年稳产100万方/天”计划,经过综合考量,选定了一批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的老井重开,磨溪117井就是其中之一。
“陈师傅是这些患有‘疑难杂症’老井的‘主治医师’,有他在才定心。”同在开井现场的遂宁采油气作业区副经理胡秀银说。
仿佛是为了验证这句话,磨溪117井的开井过程并不顺利。由于长时间关停,井底有液体浸入,压力带不起,必须先排水,同时关注油压与舒压变化,根据变化情况调整针阀的开度,直到压力稳定。“把握针阀的开度是关键,既要技术过硬又要经验丰富,这非陈师傅莫属。”胡秀银补充道。
陈本学一会儿附身贴耳听管线里的水声,一会儿扳动阀门,在他沉着果断的处置下,压力终于稳定了下来。“这就意味着这口井初步开井成功了,只要能稳产几天,就没有大问题了。”陈本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陈本学的专业处理,离不开点滴积累和思考钻研。1986年参加工作的他,当了7年钻工之后来到磨溪气田,一干就是30多年。先后在磨65井、磨76井、7号站、嘉二气藏花岩片工作,通过改进脱硫塔操作使用方法、改造井站生活用水流程、优化生产制度等措施,有效为企业提质增效。
2008年底,他调到雷一1总站中心井站当站长,雷一1气藏气井井口压力低,增压机是提高采收率和输气动能的重要设备。陈本学虽是采气专家,但面对增压机却几乎是一窍不通。为了及早掌握新技能,他一心扑在了施工和试运现场,从《增压工入门》学起,钻研增压机基本原理、性能和结构,连续两个月每天都上夜班,不断询问技术干部和生产厂家,短时间内就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我知道自己不够聪明,文化程度也不高,可我认准了一个理,那就是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陈本学有些憨厚地说。
此后,陈本学不但通过调整增压机组压缩缸的余隙来提高压缩机的工况,有效解决了总站增压机两用一备的难题,还在DPC-2803增压机的干式空气滤清器进口处安装孔隙80目、厚度1厘米的海绵作为空气预滤器,使得滤清器不再容易堵塞,为作业区大大节约了成本。
陈本学这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影响着周围的许多人。“每天清晨7点不到,陈师傅就开始忙了,值班室安排交接班工作、巡查总站流程、检查增压机、协调各井站的工作……一天的电话几乎没有停过,我们其他人自然也不能懈怠。”雷一1总站班员冉晓雪这样形容他们站长的工作状态。
烈日之下,收发球装置旁有他清管的身影;山野之中,零星井站间有他巡线的身影;机器之上,滚烫动力缸上有他检查的身影……
“技能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是陈本学的座右铭,也是雷一1总站的班组文化。他一手建立“本学练兵场”场地,采取现场培训、互动培训、自主讲课等方式,结合“每日一问一答”“每周一讲一练”“每月一考一演”“每季一赛”,形成“讲、演、练、考、比”多维度培训矩阵,每年完成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为油气矿输送了大量人才,而他自己也被称为气田上的“黄埔教官”。
从1988年参加工作至今,身为公司技能专家的陈本学获得过无数褒奖和荣誉,剥离加诸其身的各种光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32年来扎根一线井站的石油工人的精神内核——专注与坚持,把普通的事做到极致便是伟大。有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陈本学说:“其实,耕耘的过程,本身就是收获。”(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