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机遇,在《遂宁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推动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的框架下,遂潼两地将如何构建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这样答:
机制体制共创
建立两地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区域内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相互学习借鉴治教办学的先进经验或深化改革的有效举措,突出改革创新、集中攻坚、重点突破,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两地教育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基础教育共兴
加强两地在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确定遂宁二中与潼南一中、射洪城西学校与梓潼初中缔结为友好学校,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开展校际间师生互派互访、教育教学交流、优质资源共享等工作,以点带面为一体化发展探索积累基层经验;着力推动两地立项课题共同研究、相互开放、成果共享,遂宁市将在课题选题方面加入两地合作教研方面的内容重点立项,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或教育高峰论坛;共同加大人才交流力度,每年选派优秀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共20名赴对方学校跟岗实践研修;探索建立遂潼共享研学实践基地,依托遂宁继勋公园、宋瓷博物馆、中华侏罗纪公园,潼南双江古镇、杨闇公烈士陵园等区域性特色品牌,推出本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精品研学线路,搭建两地师生研学交流平台。
职业教育共建
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攻坚,探索在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内共建教育园区,共同引进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打造成渝中部职业教育基地。确定了安居职中与潼南职业教育中心缔结为友好学校,在合作培养人才、共建实训基地、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鼓励开展联合办学,统筹推进校企合作,在实现产教融合发展中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产业发展。
优质资源共享
加快两地优质教育教学网建设,共同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互相开放自己形成的教育教学资源,供教师、学生选用选修。在“融合”和“应用”中共同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体系。(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