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草木葱茏,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7月20日,走进青川县乐安镇长坪村一片小山坡上,瞬间就能闻到竹荪沁人心脾的清香。唐海彦忙碌地采摘着洁白无瑕,宛若“白珍珠”的竹荪,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在青川县乐安镇长坪村,“唐海彦”这个名字“响当当”,他自强不息战贫困,自力更生奔小康。面对贫困,他不等不靠,2016年,唐海彦一家人成功脱贫,成功摘帽,如今过上了小康生活。
因病致贫 生活艰辛成“贫困户”
长坪村位于青川县的东南方,辖区面积10.4平方公里,属于丘陵地貌,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海拔1800米。全村林地面积8599亩,耕地面积3878.42亩,当地主要收入来源全靠传统农业。
唐海彦一家因病致贫,是长坪村精准识别的24户贫困户之一。他的父母常年患病,靠吃药维持健康,每个月光是药费就达500元左右。2013年,父亲因疝气、类风湿关节炎,两次住院共欠下25000余元的债务,母亲年迈体弱,照料老人的担子全压在唐海彦的肩上。2015年,爷爷又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多年来,一家人的所有开支,全靠唐海彦一个人打工赚钱维持。
“以前穷得连吃口肉都莫法,更别谈其他的事情。”说起家中的状况,唐海彦仍心有余悸。2009年在外务工的唐海彦在工地务工时出了意外,手指骨折。家中唯一劳动力倒下,家底薄,家庭成员接连遭受伤病折磨,家庭负担重,2014年,唐海彦一家因病致贫,生活艰辛,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不等不靠 立志脱贫“摘穷帽”
穷则思变。看到家里贫困的处境,唐海彦就暗下决心要不等不靠,要靠勤劳的双手致富。他觉得,仅靠家里种土豆、种玉米,很难致富,要致富,必须发展好产业,找到增收路径。2016年,唐海彦发现长坪村生态环境优越,山高谷深,十分适宜竹荪生长,前景看好。
发展竹荪不仅能挣钱,还方便照顾家人。可是,家里一穷二白,钱从哪里来?唐海彦犯愁之际,小额扶贫贷款给他送来了希望。乐安镇党委政府主动积极谋划,统筹协调,多次与金融机构对接,助他一次性借了40000元小额信贷。加上帮扶部门广元市妇幼保健院资助的几千元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唐海彦凑齐了钱,在自己的玉米地里种下3亩竹荪。第二年,他的竹荪开始投产,当年就收入30000余元。2016年,唐海彦一家顺利脱贫“摘穷帽”。2017年,唐海彦的竹荪初见成效后,继续追加投入,增加了2亩种植面积。2018年继续增加了3亩。2019年,唐海彦的竹荪年产值达到了10万元以上。
除了发展竹荪产业,唐海彦还搞起了养殖业,通过生猪和土鸡养殖,不断增加收入。今年,他养殖了60头猪,目前出栏了20多头,卖得了107000元。还养了几百只鸡,每月卖鸡蛋就要收入上千元。如今,唐海彦不只是脱贫,更是在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前行。
脱贫榜样 带动村民奔小康
“竹荪非常娇嫩,它破蕾开裙就要马上采摘并及时烘干,否则就会枯萎。”7月20日,早上8点,唐海彦和当地村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采摘竹荪。“当下正值竹荪采摘旺季,每天要请村里10几个村民采摘竹荪,按照今年的市场均价,长裙每公斤干品可卖260元,预计可实现亩产值1.5万元左右。”唐海彦笑开了颜。
正在采摘的当地村民唐海洋乐呵呵地说:“每天有60元的工资,一年务工收入虽然只有几千元,但还是可以补贴点家用,也能照顾家人,感觉还是不错。”
“现在,我竹荪播种、采收等都需要大量用工,每年开支人工工资大约需要20000多元。”唐海彦的竹荪种植、生猪养殖稳定投产后,不仅示范带动了周边群众大力发展产业,同时,竹荪种植也带动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村民采摘、分拣竹荪,可日均增收几十元左右。
“榜样的作用,名副其实!”看着唐海彦日子越过越好,当地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思想不脱贫,群众难脱贫。唐海彦的脱贫事迹催人奋进,影响着身边的群众,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最近,当地村民张凤也盘算着,跟着他发展竹荪产业。
“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最根本、最稳定、最强大的力量。不等不靠,主动脱贫,才大有希望。”乐安镇党委书记李波表示,将推动传帮带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为给村民发展产业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乐安镇党委将充分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积极优化种植环境,引导帮助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等专业指导。(唐续宗 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