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简阳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坚定不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努力实现与成都市同步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积极做好各种“衔接”工作,严格按照“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和“四个不摘”要求,探索“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方案,不断增强内生发展能力,2017年底实现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670元,较2016年增长8812元,年均增长率34.63%。
石钟镇庙山村水渠连线成网
补齐发展短板 基础扶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石钟镇庙山村是脱贫村,距离简阳城区25公里,以前不少业主来实地参观后,因基础设施差又离开了。2019年,该村建设了引水渠2900米,附属引水沟渠1000米,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庙山红旗渠”,改变了多年来当地农户“靠天吃饭”的状况。今年,又完成了2300米的产业道路硬化,安装路灯70盏。基础设施的改善,让村里建起了350亩庙山村农业园区,吸纳500人次到园区就业劳作,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发放务工费用80余万元。同时,两名业主也看上了庙山村,流转土地60亩种植佛手瓜,今年已实现可观的收益,并表示,明年将加大投入,让“穷山梁”变成“硬脊梁”。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基础牢固了,脱贫攻坚成效才会持续巩固。近年来,简阳市深化基础扶贫,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实施农村道路品质提升工程,构建形成“村内循环、村外相连、组组相通”的村组道路体系。2017年以来改(扩)建、黑化硬化脱贫村、经济薄弱村和非贫困村村组道路、入户路及生产便道2240公里,实现20户以上聚居点和村民小组通达水泥(沥青)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车。
统筹推进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渠网、设施网、服务网、信息网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1亿元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成高标准农田10.8万亩,新(改)建蓄水池、山坪塘、提灌站等2103处,新建、整治渠道294公里,新增及更换变压器2041台,架设10千伏及低压线路3613公里,实现4G通信网络全覆盖。
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2016年以来累计新(改)建机井2583口,改善提升2699户贫困户的饮水条件,贫困户饮水安全稳定达标。
提升农村住房安居水平,先后实施925户贫困户易地搬迁工程、3148户贫困户安居工程、4896户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
强化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将贫困村卫生室、文化室、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整合为党群服务中心,2017年以来累计建设贫困村党群服务中心116个,村文化室、卫生室及活动广场面积功能全部达标。
云龙镇龙潭村新居
做强产业支撑不断增强脱贫“造血”能力
今年11月中旬,来到云龙镇龙潭村,只见在成都简阳万亩金秋砂糖桔核心示范区内,金灿灿的砂糖桔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几辆货车正在装运。金秋砂糖桔,是2017年新津区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引进的中柑所新品种,并以“公司+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社”的模式在龙潭村建立核心示范区。在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下,云龙镇现有金秋砂糖桔3000余亩,其中村集体经济650亩。此外,还发展了种植大户8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2个。一颗砂糖桔红了一方村民生活,四川省作协会员、简阳市作协名誉副主席陈水章更是赞叹说“简阳这一宝贝(金秋砂糖桔)值得期待。”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没有产业,没有经济上的稳定后续来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为提升脱贫成色,增强脱贫“造血”功能,近年来,简阳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重点培育简阳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0个,并以脱贫村和经济薄弱村为重点,实施5000亩以上规模的22个镇街级园区规划建设,初步构建简阳市“10+22”现代农业园区体系。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园区完成投资4.55亿元,新发展产业1.22万亩,累计发展产业32万亩。
积极探索农业龙头企业与脱贫村、脱贫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实现路径,建设包括平泉街道、禾丰镇、平武镇三个镇(街道)231平方公里区域的简阳市扶贫产业功能区,探索“后扶贫时代”的利益联结、成果共享长效机制。
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探索“特色镇+园区+林盘+景区”模式,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大力培育休闲农业、生态康养、田园旅居等业态,促进农业生产由传统单一性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复合功能转型。2019年,金渔桃缘、家风荷乡通过3A级林盘景区验收,荷桥林盘获评成都市乡村振兴“十佳林盘”。做优羊肉美食旅游节、龙舟赛等节会活动,做靓“一镇一节”乡村旅游品牌,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强化农业品牌培育。聚焦优质粮油、优质生猪、简州大耳羊、简阳晚白桃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品牌建设“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打造“简字号”品牌。积极申报“四川扶贫”公益商标,努力拓展消费扶贫,认定成功扶贫产品15个,申报成功“四川扶贫”公益商标34个,建成消费扶贫专柜3个,专馆2个。
创新“四合一”发展模式 激发乡村振兴不竭动力
“今天的议题就是讨论合作社一年一度的分红。”11月25日,在镇金镇小湾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小湾村兴农文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聚在一起开分红大会,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经过集思广益,在分红之外,大会决定拿出一部分用来买路灯,让小湾村晚上更明亮。据了解,该专合社主要从事农业耕种环节中的机耕、机收、机播、秸秆还田、农技植保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于2017年8月成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简阳市镇金镇小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牵头,充分利用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并吸收全村农户入股。目前,该专合社拥有固定资产16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各类农机具25台套,2019年带来150余万元的收入,实现盈利84余万元,今年已收入超过120余万元,实现盈利93余万元。今年5月被评为“成都市级示范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9月被评定为“四川省第十二批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为简阳市唯一一个省级农机示范专合社,现正申报创建国家级农民示范专合社。
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简阳市继续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2019年,全市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547万元,较2017年增长356.85万元,集体经济人均收入33.14元,较2017年提高17.08元。
创新“四合一”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产出率创造收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利用集体经营性资产,采取自营经营或合作经营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充分利用产业发展基金,采用投资经营、入股等方式创造收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现“3”条集体经济固定增收渠道。
同时,各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结合本村产业发展、人才资源等情况,利用闲置厂房、住宅、校舍建设农家乐、乡村酒店发展乡村特色休闲旅游;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等,通过入股或者参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与村合作、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提供劳务用工、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服务,或承担政府购买的公益性服务……拓宽“N”条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村民变股民的转变,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综合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分红”“二次返利”等方式,建立农民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2014年-2019年,贫困村新增注册农业专合社280个、家庭农场116个,新型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曹礼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