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早上六点的西昌市还笼罩在乳白薄雾中,初秋的天已是寒气逼人。一阵阵的引擎轰鸣刺破清晨的宁静,一群身穿红色T恤的艺术家手拿画板、肩挎相机,带着大包小包的工具,登上各自的越野车,汽车引擎盖上“最牵挂的你”分外醒目,一排排出征的汽车排成长龙,颇为壮观。
从今天开始,成都市总工会脱贫攻坚采风行的艺术家们将兵分三路,正式踏上采风之旅,分别前往昭觉、盐源、冕宁等地,近距离走进村落,用手中的画笔和相机,描绘这群“最牵挂的人”。
“索玛花”绽放 火普村中勾勒绿水青山
火普村、三河村,这两个地处大凉山腹地,海拔2000多米的彝家村落,近两年因在脱贫攻坚上的巨大成就,备受社会关注。
上午10时,火普村首先迎来了这批远道而来的客人。放眼望去,平缓的山坡上,绿意盎然,一座座重新修建的住房,白色砖墙,黑瓦屋顶,崭新的乡村公路蜿蜒盘旋,乡民们高兴地称着刚收的香菇,计算着能卖多少钱。
来自惠民画院的国画家李曦映一下车,就被漫山遍野的植被吸引住了,不停掏出手机定格眼前的一幕,那一株株各色形态的山花野卉,都将成为李曦映创作的绝佳素材。“虽然很多都叫不上名字,但一眼望去,万紫千红,很震撼!”
近年来,火普村因地制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地理环境的自然优势,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帮扶下,发展科技农业,种出了一系列无污染绿色农产品。2019年底,火普村实现全部人口脱贫,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9500元,火普村居民的生活“火”起来了。
李曦映表示,回去后将以山野为背景,创作一幅融入了“兴产业、美环境、易风俗”等元素的新派国画。
艺术家挥毫泼墨 “星级”乡村建设村跃然纸上
上午十点,第二条线路的职工艺术家们来到了位于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的彝海结盟新寨。近几年,在脱贫攻坚的前进浪潮中,当地用好军队援建项目,盘活企业支持资金,依托红色景区——彝海,打造了彝家旅游新寨,在长征路上为老百姓们建成了新家园。
新寨村民杨丽一家让作家税清静印象深刻,2018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杨丽一家搬进了新寨的新房。杨丽的丈夫在外打工,一个月有四五千的收入,杨丽自己中职毕业后回到新寨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一双女儿和残疾的母亲。“接受教育给杨丽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自己的工作和一双女儿的教育,杨丽都有自己的规划。”税清静谈到,这次采风,就是想找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感人肺腑的好故事。
离开彝海结盟新寨,艺术家们来到“星级”乡村凉山建设村。2014年1月,建设村举行了一场年底分红大会,村民现场分红1300多万元,让建设村一举成为全国知名的幸福村。
“大山种大棚,村民不会穷。”摄影家林晓发出感叹,他用无人机拍摄了建设村的水果大棚全貌,十分震撼。“我喜欢拍摄纪实性照片,建设村的水果大棚与周围的大山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十分震撼。”
一行的几位画家在建设村现场挥毫泼墨,描绘他们眼中的建设村。画家曾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创作,绘制了两幅水墨画,一幅彩墨画。其中两幅为写实画,绘制了彝海结盟新寨和建设村的景色,另外一幅画出了他心目中的凉山美景。创作结束后,艺术家们把自己的作品都送给了建设村。
披星戴月 探秘摩梭人的幸福生活
早上7点,职工艺术家们乘车出发。一路上,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精神抖擞,经过七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职工艺术家终于抵达盐源县木垮村。顾不上休息,职工艺术家们便冒着酷暑实地探访木垮村,这里保存着古老且完整的摩梭文化,大家早已向往已久。
“快看,他们穿着传统的摩梭服饰,好漂亮,快拍下来。”路上,头戴鲜花配饰、身着红色上衣和白色百褶裙、系花腰带的摩梭姑娘总是一道风景,引得职工艺术家们纷纷拍照留念。“我要赶紧把这样美好的画面拍下来,这是后期艺术创作最好的灵感和源泉。”
传统摩梭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探访。近年来,当地摩梭人充分利用旅游优势和人文文化,开发了情人牧场、民宿、渡船等旅游项目,当地村民纷纷实现了增收,生活也越过越好。
未来几天,职工艺术家们还将走村入户,和当地摩梭人深入交流,探访他们的脱贫故事。职工艺术家们表示,通过参与采风活动,见证了摩梭人在乡村旅游等扶贫项目引领下,为谋求美好生活奋斗不息的新风貌,大家都很珍惜此次采风、创作的机会,希望能通过手中画笔、镜头聚焦于脱贫攻坚中的新变化,为脱贫攻坚决胜收官助力。(陈荣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