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投稿邮箱: zgwjxtfcxsq@163.com
当前位置:城乡社区 > 社区人物推荐 > 详情
万千气象凝须臾 旖旎风光贮方寸

时间:2018-12-28 14:58:48   |   来源:华西社区报   |   编辑:朱敏

金牛区居民何建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上屡获金奖,更热心传授摄影知识

何建在营门口街道举办个人摄影展。

《收获》获得香港国际摄影展金奖。

何建拍摄的老茶馆。

  “我从这一幅幅作品中看出了何老师对自然万物、对生命神灵诚挚的敬畏和探究。”12月17日,金牛区居民何建摄影艺术作品在营门口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展出,其中包括何建行走西藏创作的15幅人文风情摄影精品,涵映着雪域高原博大精妙又深沉丰实的摄影作品不仅征服了摄影爱好者,也让居民群众享受到一场摄影艺术的视觉盛宴。
  今年 53 岁的何建曾是绘画专业的学生,他将绘画艺术理念与摄影美学融入现代摄影之中,拍摄出许多优秀作品。今年5月,他来到金牛区营门口街道免费为居民教授摄影知识,对没有摄影基础的居民们更是细心指导,还在暑期为营门口辖区青少年开展公益性培训。

  ■记录素材
  相机拍摄绘画场景

  和所有摄影爱好者一样,接触摄影30余年的何建有很多关于摄影的难忘记忆。从黑白胶卷、彩色胶卷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他一路伴随着相机的发展,拍下了许多值得留念的瞬间——朋友留影、出门踏青、学校放学、过年团聚,在他拍摄时总会有人喊着1、2、3,大家一齐看向镜头。
  要说何建与摄影的渊源,还要追溯到1984年。本来学绘画的何建,为了更好地取得素材,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接触摄影。“一个场面需要被记录下来,直接绘画需要很长时间,并且画不出当时的意境。所以需要用镜头去捕捉当时的瞬间,再看着照片用画将现场还原出来。”何建说。因此,他在这一年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相机——海鸥牌135型。随后,经过会摄影的亲朋好友进行指导,他学会了相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当时是胶卷相机,要先去店里把底片洗印下来,再在暗房内自己进行扩印。刚开始的时候没经验,扩印出来的照片不是亮了就是暗了。我拍的一张学生入校的照片,曾反复扩印了七八次才达到让我满意的效果。”
  2005年,何建开始专业从事影像创作。受中国第一位摄影记者、摄影大师朗静山的思想熏陶和引导,他将绘画艺术理念与摄影美学融入现代摄影之中。“郎静山先生善于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创立了‘集锦摄影’艺术,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我视他为偶像,研究过他很多作品,也致力于将绘画技巧与摄影融为一体,拍出更好、更有意义的照片。”何建说。

  ■相机筑梦
  为拍作品跋山涉水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多数摄影师来说,“行路”是创作中的常事。有时为了拍摄一张照片,换了几种交通工具、背着几十斤重的行李设备,再等上好几个小时才能等到自己想拍的场景,何建也不例外。在专业从事摄影创作工作的20余年里,他走遍了中国、印度、非洲等世界上多个国家,拍摄了上千张作品。“今年我就去了3个国家,非洲去了两次,那里的人们体貌特征和风情民俗比较明显,取材也更方便。”何建说。
  今年8月,何建和摄友们一同到了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去探访当地哈莫族的成人礼。“她们会在成人礼上让自己的心仪对象用荆条鞭打自己,身上的伤痕越多代表越勇敢和坚强,疤痕越深刻也就越美丽。”提起在摄影途中的所见所闻,何建变得神采奕奕。“这是在拉里贝拉拍摄的一组照片。我带着摄影学生去的。一共拍摄了十天,从日出到日落,我们都举着相机寻找合适的场景。”在拉里贝拉拍摄的一组照片位于地势不平的山洞,亮度很低又不能架脚架,何建为了拍出更好的成品,每天早上5点就守在洞口,一直拍到10点天亮。“用极慢的镜头速度拍摄好几个小时,每天拍下来手都变得很酸。”但一看到满意的成片,何建的脸上不禁又露出了笑容。

  ■爱心满满
  乐教居民摄影知识

  12月17日,何建摄影艺术作品展在营门口街道亮相。作为营门口街道首项迎新春文化活动,作品展将延续至2019年2月28日。在成功举办此次主题摄影艺术展的基础上,何建还将在营门口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开设公益性2019年春季摄影培训班,针对市民朋友开展摄影艺术普及和摄影艺术交流活动。“我以前就在营门口为居民搞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但给居民们授课,摄影技巧方面点到为止就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张照片不同人看理解也会不同,因此,我更多地是普及摄影的相关知识,并让居民们在摄影中去发现自己的视觉和观点。”何建表示。
  从2014年起连续5年,何建都在高新区的中和社区为居民们拍照。“有时是给80岁以上老人拍笑脸照,有时是给社区的家庭拍全家福。每年都要拍摄上千张,以此来记录社区的变迁。”何建说。
  “何老师的摄影作品确实是大师级的,他的作品不只要用眼睛去看,还需要用心去品。”观赏何老师作品的居民赞叹地说:何老师的作品真的很棒,我都是细细品味的。另外,何老师暑期曾为我们辖区青少年开展过公益性培训,他因材施教的方式获得了居民们的喜爱。”营门口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主任刘晓红介绍说。

  ■任重道远
  摄影路上继续“修行”

  在20多年的专业摄影艺术生涯中,何建的足迹踏遍国内外人迹罕至的地区,创作了大量兼具技术性和艺术审美效果的佳作,并在摄影专业领域里获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他的多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专业大赛上斩获大奖:《赶山》荣获第三届特克斯国际摄影大赛展金奖,《月归故乡夜》荣获第二届PSA(china)国际摄影大赛画意组金奖,《彝寨晨雾》荣获第三届PSA(china)国际摄影大赛画意组视觉金奖,《朝圣》荣获第五届PSA(china)国际摄影大赛UPI金奖,《在路上》荣获第七届PSA(china)国际摄影大赛彩色画意组RPS金奖,《远方》荣获纽约摄影学会金奖和第七届中国际摄影艺术展PSA绶带,《回归大自然》荣获首届“行摄大师”杯全国摄影艺术大赛和“一带一路”全国摄影大赛金奖。
  “万千气象凝须臾,旖旎风光贮方寸。”对于未来,何建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从纪实和艺术角度出发,既是摄影作品又饱含画意,让自然美和艺术美得以完美结合,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应该将完美的艺术元素符号构建在摄影技术技巧之上,既让欣赏者体验到完美的艺术享受,又与摄影人达成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在摄影这条路上,我依然‘任重而道远’,接下来我将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将自己的所想、所悟传授给居民。”何建说道。
  华西社区报记者胡慧媛摄影报道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