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做好“三篇文章” 打造“三个示范”,探路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彭州发布 时间:2024-07-30 22:32:42 编辑:王露 点击:
近年来,彭州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省政府教育强省战略,探索以“三篇文章”、“三个示范”为重点打造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彭州范式”,获评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国家试点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等称号。
做好“融合”文章,探索打造教育协同联动示范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三区一高地”的相关部署,着力以区域融合、城乡融合、产教融合为重点,以协同联动、资源共享、均衡发展为关键,扎实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聚力区域融合,共享优质资源
创新落实成都做优做强郊区新城的重大部署,率先推动成都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教育融合发展,实施“优教育·强功能·赢未来”行动,引入成都四中、成都七中、嘉祥学校、宏德学校等8个优质学校资源,打造“蓉北教育七金花”。抢抓成都推进一三联动、建设重点片区的重大机遇,深化“金彭”结对联动,主动承接金牛区优质教育资源下沉,赋能彭州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联合德阳什邡市、重庆渝中区等地共建教育联盟,组建名师工作室76个、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平台13个,入选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培育试验区”。
(二)聚力城乡融合,补齐短板弱项
坚持把教育作为立市之本、兴市之要,近5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近85亿元,年均教育支出占全市财政收入50%以上,其中乡村教育支出占50%以上。把城乡教育设施纳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同步实施,稳步推进学校(园)餐位配备、校舍提升改造、智慧校园建设等,重点解决“乡村弱”问题,新增学校餐位15680个,餐位配备率均达到60%以上,改造教室等光环境3010间,优化整合乡村小规模学校11所,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基础教育满意度成都市测评得分排名由第十五名跃升至第三名。
(三)聚力产教融合,深化研学实践
结合彭州中医药、航空动力、低空经济、旅游康养、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引进建设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四川航空航天职业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坚持促进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开辟了6条百里画廊研学体验路线,打造了天府蔬香博览园农事体验基地、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航空科技馆军事教育基地、白鹿音乐旅游研学基地、无人机孵化中心研学基地,面向全省大中小学生开放,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功举行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论坛活动,发布了“研学旅行与劳动实践彭州共识”,用以指导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
做好“改革”文章,探索打造教育督导评估示范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相关部署,以中小学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升格国家试点为契机,构建教育督导评估的彭州模式。
(一)坚持人与事结合,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系统构建综合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细则,将评估体系分为“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个板块。围绕“人”的方面,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分类制定《任期奋斗目标》,建立“一校一人一档案”;围绕“事”的方面,细化督导评估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174项。彭州创新探索的发展性评价指标内容被吸纳进全省、全国上位文件,经验做法获评四川省2023年基础教育督导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并写入中国教育督导蓝皮书《中国教育督导报告(2023)》。
(二)坚持奖与惩结合,构建考核运用体系
坚持结果导向,制定考核评分管理办法,形成“1+5”考核定级工作体系。鲜明“有奖有惩、能上能下”的工作导向,聚焦目标绩效、职务晋升、荣誉表彰、提拔任用4个方面,对评定为“优秀”的校(园)长进行正向激励;建立约谈提醒、整改观察、岗位调整、降级使用、引咎辞职5项工作机制,反向鞭策评估结果为“良好”以下的校(园)长。试点以来,提拔重用校(园)长19人,激励教师队伍创评成都市级以上荣誉奖项436人次,谈话提醒6人次、调整岗位2人。
(三)坚持近与远结合,构建制度规范体系
系统总结近年来开展评估试点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保试点经验既管当下,也管长远。持续优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实现教育系统微党校全覆盖,成功创建市级党建示范校8所;建立“自上而下”的联席会议机制和“自下而上”的问题直报机制,有效解决经费不足、人员流转等突出问题46个;建立校(园)长定期向学校党组织、市教育局、领导小组述职以及跨学校跨区域交流学习制度,三年来定期述职135人次,交流48人。
做好“特色”文章,探索打造教育品牌培塑示范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的相关部署,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学校、打造特色项目、引育特色人才,大力培塑特色教育品牌。
(一)彰显传统优势,建设特色学校
在长期的发展中,辖区部分学校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领域,比如敖平中学的“艺体特色高中”建设。市级层面出台专门政策,设立专项支持经费,强化组织、评价、激励保障,引导学校因地制宜培塑特色教育品牌,因势利导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打造出一批具有独特内涵的“特色学校”。成功创建全国、省市艺体特色学校85所,成都市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5所,成都市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引领、“学科实验基地”学校4所。
(二)彰显文化优势,打造特色项目
彭州川剧、音乐、剪纸等文化底蕴深厚,有较强的民众基础,形成了“民间学+学校教”的互动格局。结合彭州文化特色,持续推进中小学特色教育项目建设,打造特色项目180余个,在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中实现六连冠,川剧特色项目三度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最佳集体节目奖。舞蹈、川剧精彩亮相央视戏曲春晚。两校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学财经素养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成功申报为国家级课题。
(三)彰显创新优势,引育特色人才

创新推行“一核二定三自主”管理,即核定教职工总量,定编制总量、定薪酬标准,教师聘用自主、办学管理自主、经费分配自主,有效解决师资结构性缺编问题,极大促进特色人才引育,全市9万余名师生全部参与“双特”建设。实施名优特教师培育“十百千工程”,优质教师回流势头明显,培养首批教育家型和专家型教师44名、成都市级卓越教师187名,彭州市级名优特教师超1000名。出台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15条措施,高考成绩持续领跑成都郊区新城,连续获得成都市“优秀”等级,获评2023年“以入量出”优秀区(市)县、四川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彭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