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措并举驱动文旅产业跃升|解读达州全会精神④
7月9日,中共达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在达州圆满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达州市委关于以巴山大峡谷八台山深度融合发展为引领、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为达州文旅产业未来发展锚定方向。达州市文体旅游局局长王通在接受采访时,详细阐述了达州如何通过四大路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加快建成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王通指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融合是主题,产业是关键。达州将顺应“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行业趋势,充分发挥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以巴山大峡谷八台山深度融合发展为牵引,以巴山大峡谷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重要抓手,加速构建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融合发展生态,打造多层次核心吸引物,推动达州文旅产业迈向新高度。
实现建成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目标,主要通过以下四大路径:
一、推动业态多元拓展
以建设大巴山—嘉陵江红色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荔枝文旅走廊等为轴线,达州加速推动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片成面,促进业态融合。王通表示:“我们聚焦首发经济、夜间经济、低空经济、演艺赛事经济等新赛道,谋划布局了一批重大文旅产业项目。未来将主攻文博游、康养度假游、红色游、工业游、乡村游、演艺赛事游‘六游’业态,并同步培育研学游、低空游等新业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推动产品提质升级
达州把重点放在开发打造一批体验感好、满意度高的优质产品上,加快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文旅项目,构建“全时段、全维度、全龄层”供给体系,形成区域消费新引擎。王通介绍,达州将整合巴山大峡谷、黑宝山等优质森林康养资源,开发“森林+康养”复合型产品,致力于打造千里大巴山文旅新地标;推动方大达钢等工业资源文旅转化,以建设老达钢记忆公园、达州三线建设记忆馆为重点,打造一批工业旅游产品;加快罗家坝、城坝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档升级神剑园及达州红军战史馆等红色景区;创新举办全国性马拉松赛等文体赛事活动,引导“演赛流量”向“在地消费”转化延伸,提升文旅消费活力。
三、推动经营主体培育
实施文旅企业“培优育强”工程,是达州培育经营主体的关键举措。王通说:“我们以‘链主引领、生态协同、梯度培育’为路径,力争到2027年,规上企业达380家以上,形成‘龙头带动、中小协同、跨界融合’的产业集群。”在具体行动上,达州将精准招商,靶向引进知名文旅集团;推动市属文旅国企转型,组建达州文旅发展集团,参与景区开发、IP运营等;围绕民宿、文创、演艺等新业态,培育发展一批中小民营企业,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推动政策协同创新
政策支持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达州将用活用足省级政策,配套完善市级措施,设立文旅融合专项基金,强化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加快建立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王通强调:“我们还将推进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消费者受益’的融合发展生态,助力文旅产业迈向支柱产业。”
根据规划,到2027年,达州力争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50亿元、旅游总花费1000亿元左右,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随着这四大路径的逐步推进与落实,达州有望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建成区域旅游中心城市,让“巴风賨韵·安逸达州”的魅力传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