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博人才培养 实现校地合作共赢 文产院携手双流区共启博物馆教育与研究新篇章

——“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广都博物馆隆重开幕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5-19 14:36:35 编辑:张夏桐 点击: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由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双流区委宣传部、双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博学院(非遗与巴蜀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双流区广都博物馆承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广都博物馆隆重开幕。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赵红川,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罗晓东,党委委员、副院长朱霖,双流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敬,四川省委宣传部文化传承处四级调研员李永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郭桂玲等出席。


本次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主题为:博物启智·学史历行。
“博物启智”突出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通过校地合作、主题研学等活动,向公众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学史历行”则响应了世界博物馆日主题下博物馆应承担的研究责任,通过圆桌讨论等形式。公众可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寻何以广都的答案,追溯古蜀文明的起源,感受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

系列活动包括近年双流考古发现与成果汇报、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学院客座教授聘请仪式、校馆合作授牌仪式、玉雕大师和青铜修复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荣州陶”的蜕变与腾飞主题学术讲座、学术圆桌论坛等,系列活动的举办旨在推动以博物馆为载体,展现博物馆在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推动和引领作用。通过校地合作、校馆合作、研学体系建设、教育项目示范等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展教育方式,拓宽服务人群,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重要作用。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做好馆藏资源的本体研究和价值阐释,为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持,真正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同时,本次活动还有效增强了优质文化服务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形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等多层次、多元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汇聚精英智慧,共创行业一流。在当日举行的客座教授聘任仪式上,罗晓东向四川博物院文物修复保护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张孜江,文物考古专家、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李国,中国根书艺术大师、中国著名书法家杨玉冰,著名画家、陶瓷艺术家刘勇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学院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挥大师技艺引领作用,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传承人。本次活动还举行了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聘请了四川省青铜器修复大师杨晓邬、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邓杰等。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围绕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教育和研究”,成都平原考古新发现等议题进行讨论。与此同时,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30余名师生和广都博物馆为公众准备了汉砖拓片、古籍修复、古建之美、文物修复等丰富多彩的公教活动,共有300余名大中小学生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此次活动既展现了学院“双高”建设成效,高校与地方党委政府的紧密合作,也增强了师生和社会公众的文化自信,为传承弘扬巴蜀文化,服务四川文化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作为省委宣传部直属事业单位,也是全国第一所以文化产业命名的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命任务。早在2008年就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成立了文博学院。近年来,通过聘请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四川博物院、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等10余家文博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现已为四川文博行业培养1000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喻大亨 文博学院 屈培泉 陆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