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双城记”打造增长极丨大通道建设再加速,川渝合力共建交通“极”

来源:川观新闻 时间:2024-06-21 09:16:34 编辑:林锐森 点击:
“有了高速,太方便了,这个月我至少回来了三盘!”6月17日下午,达州市民胡伟开着车,熟练地驶入开江东收费站,准备回工作地重庆。5月底,开梁高速全线通车,四川开江到重庆梁平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到40分钟,对长期来往两地的胡伟来说,实现了“想走就走”。
不只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连接川渝,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渝昆高铁等铁路“大动脉”建设捷报频传;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船队集结加速,越来越畅的水路,让“长江黄金水道”的底色越来越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四个“极”之一。四川重庆携手,全力提升双城经济圈交通“极聚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跑”,一批标志性项目逐步呈现,合力构建出渝出川大通道和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
互联互通加快,高速公路集群建成16条
4月30日,开梁高速重庆段建成通车;仅仅一个月后,开梁高速四川段建成,实现全线通车,在川渝间架设起一条全新的大通道。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规划的5条高速之一,开梁高速辐射了沿线川渝两地20多个乡镇,受益人群达150万人。它的建成通车,不仅大幅提升了达州和重庆的通达性,还将促进沿线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助力推进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和建设“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

川渝间新通道开梁高速。蜀道集团 供图
“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川渝两地首次联合开工的省际高速公路。”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开梁高速从开工到开通,全程做到了两省步调基本一致。
因为土地报批流程不同,四川段进场施工时间比重庆段稍晚。在建设中,四川想方设法把进度“追”了上来。蜀道集团川高开梁公司董事长张合川介绍,川渝两地项目人员定期组织召开碰头会,就建设进度、统筹难点等问题进行交流;在全线控制性工程、跨铁路转体桥报恩寺村特大桥的建设中,提前统筹谋划、科学组织施工,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较既定工期提前了3个月完工,创下“跨铁转体施工省内用时最短”纪录。
川渝省际间,这样的高速公路大通道,还有多条在建。南充至潼南、铜梁至资中、大竹至垫江、自贡至永川等通道正快马加鞭,连接成都和重庆“双核”的高速公路主通道——成渝高速、遂渝高速正在实施扩容改造,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两条双向八车道的高等级高速公路。
江津经泸州至宜宾、重庆经叙永至筠连、城口经宣汉至大竹至邻水、广安经武胜至潼南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也在大力推进,为后续发展做好储备。
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两地携手打造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集群,规划布局了36条省际高速公路通道,目前已建成16条,有6条在建。
共建大通道、加速互联互通,新基建也来助力。继全国首座高速公路重型卡车充换电站在成渝高速资中停车区落成后,去年底,成德眉资首条氢能“零碳”道路运输线路正式投运,成都-重庆高速公路主干线正加快布局和建设加氢站,成渝“电走廊”“氢走廊”已然成形。
外联内畅加速,水路陆路“大动脉”联通海内外
高铁“大动脉”的建设,备受关注。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成渝中线高铁一直强力推进,今年更是按下了“加速键”。6月5日,成渝中线高铁黄连堡隧道贯通,成为全线首座贯通的隧道,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不久前,在中铁十一局安岳制板厂内,成渝中线高铁首件无砟轨道板成功预制,全线无砟轨道板预制进入实质性生产阶段。

成渝中线高铁首座隧道贯通。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图
同样时速350公里的成达万高铁、渝昆高铁,以钢铁之躯、飞驰之速将川渝紧密串联。和其时速一样快的,是建设的进度。
3月,成达万高铁首根轨枕在中铁北京局成达万高铁轨枕厂下线,大步迈进轨道工程准备阶段;6月,达州段第一座梁场通过认证,具备了批量生产箱梁的条件,为后续架梁施工打开了局面;
3月底,渝昆高铁川渝段的列车控制信号、通信、供电等系统开始引入重庆西站枢纽施工,得益于这一工程的快速推进,渝昆高铁川渝段即将开展联调联试,步入开通“倒计时”;前两天,那寨箐隧道关键线路、彭家岭隧道相继传来贯通的好消息,“钢铁巨龙”从川渝段延展开去,持续向云贵段延伸。
铁路“大动脉”快速连接川渝,更以川渝为圆心,向周边辐射,与全国铁路网紧密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大通道,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
在客运高铁加速建设的同时,川渝间的铁路物流通道持续加码。6月15日,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扩能工程全面开工,将增设二线,进一步提升成渝铁路运能;5月25日,从成都至俄罗斯的首趟蓉欧速达班列发车,将运输时效再度压缩,至此,成都始发中欧班列联通境外城市达112个,今年1月至4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2261列、同比增长18%,累计开行超3万列、居全国前列。

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扩能工程全面开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图
同处长江上游,川渝携手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水上高速通道持续发力。
嘉陵江上碧波荡。今年以来,动作频频——在省级层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正优化“嘉陵江货船能效指标”,将推动嘉陵江新建标准货船能效指标再提升5%以上。1月,广安港启动建造6艘1100吨增程式电动集散多用途货运船舶,以适合嘉陵江航道的船型提升货船运力;4月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投入运行,作为川渝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首个航运枢纽,这将有效提升嘉陵江通航能力。
从广安港始发、经重庆果园港抵达广西钦州港的班线已稳定开行,嘉陵江航运全面融入了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体系;“沪渝直达快线”从重庆延伸到宜宾港,“宜宾造”汽车通过江海联运出口至中亚……长江上游干支联动的航运网络正加速形成。
互联互通的区域综合交通网加快构建,多向出渝出川大通道携手共建,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合力打造,交通作为“开路先锋”的角色,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愈加凸显。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到2027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1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能级大幅提升。(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