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②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个基本原则

来源:达川发布 时间:2024-05-23 19:39:54 编辑:尹岚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科学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对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新阶段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川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经济总量迈上六万亿元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进。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止贪大求洋、一哄而上,防止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迈步新征程,四川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稳步有序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遵循先立后破的原则 确保新质生产力持续稳健发展
必须处理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传统生产力的关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重大部署,“先立后破”已成为当前我国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跃迁,但这并非意味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新”换“旧”、喜“新”厌“旧”,放弃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源于科技创新,它不仅要求生产要素的革新,更是一场涵盖生产力驱动方式、作用方式、表现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涉及对生产力演进脉络与未来趋势、生产力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以及生产力推动主体与驱动力量等方面的深刻把握,是一个与国民经济中多个领域紧密关联的动态过程。由此,需要在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宏观经济环境稳定、供给驱动和需求牵引相协同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应防范和避免“未立先破”“快破慢立”或“只破不立”及其他风险。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是吸收就业和确保经济总量合理增长的关键点。我国传统产业拥有长期技术积累和丰厚高级产业技术工人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雄厚基础。如果在新质生产力尚未稳定之前贸然放弃原有产业,亦或一哄而上、毫无重点地强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可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基础上把握好“立”和“破”的逻辑顺序与辩证关系,坚持先立后破,在“立”的前提上推进“破”的变革,在“破”的助力下推进“立”的构筑,确保新质生产力持续稳健发展。
在实践中坚持先“立”后“破”,就是在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兼顾传统生产力及传统产业的平稳发展和过渡,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加大重点技术布局和产业融合创新,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不能脱离传统产业、远离传统领域,应重视对传统生产力和传统要素进行升级改造,有意识地将新质生产力应用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中,使传统生产力焕发出新的、更高的生产效力。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能动性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论述精神,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各地区在要素资源禀赋、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等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这要求在贯彻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部署过程中,要深刻把握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因地制宜,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能动性。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精准发力。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而应基于各地区、各产业的既有基础和特征,深入剖析区位和产业优势,针对不同地区的成长规律和不同产业的发展特性进行精准施策,通过分区域、分产业的策略部署,确保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还应适当赋予各地探索空间,鼓励各地依据自身条件和比较优势,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将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充分释放地区的创新和探索潜能,形成区域产业体系优势与嵌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机格局。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过程,既涉及到创新引领,也涉及到产业升级,还涉及到新质生产力改造升级传统生产力和产业,这些维度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动力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地统筹考虑,不能仅关注某一单一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对多维度、多层次特性的直接回应。必须聚焦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质量和效益、形成更加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循环体系,助力各地区探索出能够发挥本地优势的发展路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动力源泉。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激发内生创新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其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必定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因地制宜所蕴含的客观成效之一,正是在于通过激发自主性群体创新的过程,有效形成网络协同效应并增强成长韧性,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此外,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提升整体发展效率并大幅降低创新归零效应的风险,确保创新活动稳健前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遵循分类指导原则 坚持深入调研把准规律分类精准施策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是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在内的各种要素质效的提升,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新质要素的优化组合的跃升,由此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升级和优化。每种要素及其组合各有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因此要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深入调研、把准规律、分类精准施策,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要素的活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深入调研,把准规律,有针对性提高政策水平和服务质量,发挥好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政策一致性和协调性的优势,构建创新引领的生产力发展体系。既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通过国家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重大基础创新上的引领作用,以及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的战略支撑作用,又要发挥好民营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及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给予民营企业政策支持,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高素质的人才是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重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创新体系相对应,人才队伍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和多方面的人才体系,包括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顶尖科学研究人才,迅速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从前沿科技到前沿生产技术的工程师人才,能迅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形成现代化产业生态的企业家人才,以及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各种人才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其培育和成长的规律也各不相同。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成长和培育规律,系统性的改革和完善新发展阶段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支持政策。
新质生产力集中地体现在新型要素优化组合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上。而现代化产业体系既包括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新业态形成的新产业体系,也包括转型升级和优化后的传统产业体系,各有自己特殊的发展规律,以及相适应的产业政策需求。因此有必要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政策体系,通过深入调研、把准规律、分类精准施策,制定国家、区域和产业等不同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标准和市场监管规则,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有关领域聚集。(达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