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金伞伞”,产值3千万!彭州这个镇,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朵“金伞伞”,产值3千万!彭州这个镇,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2025-07-02 17:2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美了生态

又富了百姓口袋

近年来

彭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

开辟绿色经济新模式

让“青山”变“金山”

走出了一条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

高质量发展之路

林下灵芝长成乡村振兴“金产业”

近日,通济镇黄村坝社区的山林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第一批灵芝破土后布满林间。小编走进林地里,只见那一朵朵灵芝宛如精心摆放的艺术品有序地铺开在林间。据了解,这片约300亩的林下灵芝基地可为市场提供灵芝120吨、灵芝孢子粉10吨,实现收入3000万元。

近年来,通济镇不断探索推动生态林下空间复合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生态林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成为当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样本。

在黄村坝社区的林地里,彭妹妹看见成片的灵芝肉质匀厚,个头饱满,犹如一把把精致的“小雨”伞立于大地之上,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林间穿梭,采摘、装框、搬运、装车,整个山林都沉浸在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氛围中。

“我们自去年引入林下灵芝种植项目以来,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通过‘产业+生态+民生’的合作模式,成功盘活了闲置的山林资源。”通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述永介绍道,“这一项目不仅带动了40余名居民在家门口就业,还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让大家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鼓了腰包,尝到了林下经济带来的甜头。”

林下生金绘出强镇兴村“新画卷”

林下灵芝的生长,对环境要求严苛,但通济镇黄村坝社区的生态林为它提供了“天然温室”。“我们之所以选择通济镇种植灵芝,是因为通济镇位于彭州市龙门山脉,湔江河谷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仿野生灵芝的生长。同时,周围盘结的野草杂树,它们与菌棒共生,维系着微生物之间微妙的平衡,筑起一道抵御病害的藩篱。”彭州市正中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彭州市正中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及中药研发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以种植林下灵芝、专业研制开发灵芝系列大健康产品为主,以其他川产道地药材种植加工为辅,致力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综合开发。该公司的林下灵芝项目采用集“中药材种植、中药生产和医(康)养旅游”于一体的发展模式,是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去年,该公司将通济镇黄村坝社区约300亩林地变成了“天然培育场”,让仿野生灵芝在这里喝着山泉水、吃着腐殖土,3个月即可完成灵芝从栽培到收成的生长周期,一年灵芝可收割三茬。同时,该公司还研发了破壁灵芝孢子粉、参灵枣仁膏、灵芝枣仁茶等灵芝系列衍生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

“我们不断坚持党建引领,将村企合作联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与强镇兴村有效衔接的关键,下一步我们将以‘企业+农户’的形式将林下灵芝种植辐射到周边村(社区),让老百姓把守着绿水青山的朴素岁月,过成捧着金果子的幸福时光。”周述永憧憬道,“我们还将继续深化林下经济探索实践,深耕细作林下产业,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彭州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为强镇兴村作出新贡献。”

近年来,彭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蓬勃发展的医药产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青山变“宝山”,资源变资产。通济镇“林上有绿、林下有‘金’、林中有景”的立体经济模式也为彭州乡村产业振兴和强镇兴村提供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鲜活样本。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