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切随和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脸上总是洋溢着一种恬淡的微笑。深入了解会发现,他在专业领域是会发光的:四川省心律失常专委会委员、泸州市心衰中心联盟委员、泸州市心电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家……他对自己专业有着难得的自信和热忱。他是一位医生,更是打开无数患者生命通道的救“心”人。他就是古蔺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海波。
青春无悔,同事眼里的“拼命三郎”
初见王海波,倍觉谦逊和气、温暖亲切,如沐春风的微笑中又不乏潇洒干练、从容淡泊的气质。
1992年,王海波在川北医学院毕业,同年分配到古蔺县人民医院,侧重关注血管类疾病。32年来,王海波始终坚守临床一线,以德艺双馨的医者态度,绘就一幅杏林春暖的画卷。
谈起自己的从医经历,王海波坦言:“我从小就崇尚医学,对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充满了憧憬。”
走出大学校门,正式穿上白大褂那天起,王海波就全身心投入到心血管疾病领域。在医院里,他就是患者的守护人、科室的主心骨。
在王海波看来,医生就没有上班和下班的概念,只要有患者、有手术,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要随时能出现在手术台前。在同事眼里,王海波是“拼命三郎”,就像是家里没事似的,几乎每天都在科室忙活。
2023年除夕夜,一名患者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正在吃年夜饭的王海波接到电话,立即放下手中的筷子,顾不得和家人解释便赶回医院手术室,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最终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其实,在外人看来“家里没事”的王海波,“家事”其实并不少:儿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陪伴他成长的日子屈指可数;父母年事已高,偶尔也会有头疼脑热,此时照顾老人的责任就落在妻子肩上……
“有了家人的付出和支持,才能使我安心工作、外出进修。”王海波说,对家人更多的就是愧疚。
从业30年,王海波治好了无数病人,创造了许多的生命奇迹。“冠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开通”“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一系列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古蔺县在心血管领域救治危急重症患者诊疗技术的空白,实现了县域医院在该领域“零”的突破,为全县心血管患者就近就医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患者医疗成本。
创建科室,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
回想入院之初,医院条件简陋,缺乏检查设备,诊疗全靠听诊,心脏类疾病更难把握……在现实面前,王海波并未却步。
2001年起,开展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检查,可对高血压、心律失常病人进行精准诊治;2002年,引入电除颤抢救技术,可治疗心脏颤动、心脏骤停等疾病;2012年,心血管内科独立成科,担任科室主任……在临床一线的坚守中,王海波见证了科室的变迁。
“那时的科室只有两三个‘兵’。”作为“当家人”,王海波明白要建好一个科室,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需要智慧。
初期,由于人手少,医生和护士常处于“单打独斗”状态,经常是下夜班还没来得及休息又回到岗位。王海波更是以身作则,每天早来晚走,有时忙得连午饭都忘了吃,经常很晚才回家。
“做一件事可以一个人干,很多事就需要团队配合。”王海波特别关注年轻医生的成长,建科以来,除了带教实习生、住院医生,还手把手指导他们规范执行诊疗规程,想方设法创造进修、学习的机会。
“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医生治疗水平要求也非常高。”王海波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
为掌握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科室先后派出6名医生到华西、第三军医大、西南医科大、重庆医科大等医院学习冠脉造影、PCI术及起搏器安置、射频消融等技术,还引进1名介入专家。
心血管内科成立22年来,培养出心血管内科医生10余名,在王海波的带领下,终于建起一支能满足常见心血管病、多发病及危重病人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团队。
“技术力量提高,科室设备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也得到大幅提升。”王海波介绍,近年来,医院先后引进心脏平板运动试验技术,创建古蔺县“心电远程中心”,成功创建川南地区首个县级医院国家胸痛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
“心尖舞者”,把挽救生命当作天职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多年来勤慎尽责、不断钻研的态度成就了王海波的娴熟医术。他不仅擅长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检查,还擅长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心脏微创介入诊疗。
今年3月,患者刘先生来到古蔺县人民医院,造影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且左冠向右冠远段逆灌,确诊为冠脉三支病变。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高速公路”,“堵塞”会导致心室心肌缺血坏死,心脏收缩力锐减,造成心源性休克。接,手术难度极大;不接,病人生命可能进入倒计时。
“身为医生,不能把病人推走,不能看到患者求诊无门。”接下病人,王海波和主管医师杨云满立即带领科室团队,结合患者症状及造影结果,制定详细治疗方案。
第一次手术,先用导丝从右前进入,正向开通患者右冠状动脉,缓解胸痛、缺血现象。
第二次手术,杨云满医师把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导丝缓缓推进患者体内,慢慢到达患者心脏位置。通过X光造影,清晰看到导丝前方血管出现一条“断头路”,此时,手术来到最艰难环节。
屏幕前,王海波全神贯注盯着手术进程,根据导丝走向不时与主刀医生沟通,及时判断路线、调整方向,引导导丝逆向穿过“断头路”。通过置入球囊扩张血管,再置入两枚支架,持续约4小时后,堵塞的血管瞬间畅通。
这例手术,是王海波和他的手术团队一次创新之举,比起外科手术室的“刀光剑影”,心血管内科医生更像是“心尖舞者”,为保护患者那颗跳动的心脏,常常要和时间赛跑,在方寸之地“穿针引线”。
在王海波看来,医学是一种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当患者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生时,医生已把减除病人痛苦、挽救患者生命当作自己的天职。
医者仁心,“话疗”治心病也医心情
作为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海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严肃、干练。但面对病人时,行动频率总会“慢上半拍”。看片子、问诊都十分细致,病人有疑问,他就耐心听。
“有时候,患者的症状和心脏没有直接关系,这时候开解下病人,比用药还管用。”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32年,王海波不仅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病人“话疗”起来也很有一套。
因为擅长心血管疾病治疗,王海波和大多数患者都很“聊得来”。在患者眼中,王海波愿意听也更愿意跟他们说。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其实就是“话疗”术。
50多岁的唐嬢嬢因为心血管疾病入院,没过几天,王海波查房时就和她聊开了。
“唐嬢嬢你是不是最近会觉得心慌气短啊?”“对啊,王医生,你怎么知道?”
“睡眠质量也不太好,梦多,醒得早吧?”“王医生,你真是神了!你会算命吧?”……
王海波对患者症状猜得那么准,可不是靠算的,而是早就瞧出了唐嬢嬢心情一直不太好,有点焦虑。
唐嬢嬢是一名独居老人,心脏一直不好,需长期服药却没人照管。于是,王海波给老人留下自己电话,叮嘱她在身体不舒服时就打电话“聊聊”,再根据老人的口述调整用药,甚至自己掏钱帮老人买药并托人送到家中。
体贴入微的关心与照顾,让唐嬢嬢把王海波当作自己的亲人,天气变化、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相互问候。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彼此惦记的“忘年交”,老人“心病”也逐渐好了。
“实际上‘话疗’含有心理咨询成分。” 王海波说,很多患者的一些症状可能并不是来自疾病本身,而是焦虑的情绪,抑郁的状态。如果医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谈话技巧,解开患者的心结,使患者走出迷惑和困扰,一些症状会迎刃而解。患者能和医生交心,依从性好,对治疗也更有利。
“医者仁心,心血管内科医生不光要治‘心’,更要知心”。在王海波看来,一名医生的担当,不仅需要业务上精益求精,还需要对患者的责任心;不仅需要有对病情见微知著的智慧,还需要通达世情的人文关怀。
作为“心尖舞者”,未来,王海波说,他仍将一如既往,坚持用双手去创造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