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巴山上,风起云涌。一座座风机犹如白色的钢铁战士,高高耸立在云端接受着来自山风的检阅。云海中若隐若现的风电机组随风而舞,为千家万户源源不断输送绿色电能。
近日,由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成都院)规划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同时也是川渝地区“十四五”以来投产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腊巴山风电场并网发电。
从安宁河谷转战茨达山峰,从雪域之巅再到腊巴山头,成都院人意气风发、驭风而行,用座座“绿色引擎”,践行着“双碳”先锋的责任与担当。
闻风而动:“再苦再难也要干好”
腊巴山风电项目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境内,分布于腊巴山主山脊北段、中段及西侧沿雅砻江河谷延伸支脉,海拔范围2154米至3229米。
德昌,又是德昌。从投资开发德昌安宁河谷风电场一期项目开始,成都院人勇于探索、果敢行动,敲开了四川风电开发的阵地,让四川风电从无到有,并快速进入“由有到强”的序列。而腊巴山风电,成为这场竞跑中的又一“明星”。
然而,荣誉来得并不容易。2014年规划选址,2015年测风观测,2018年到2022年历经研究报告和方案编制,近十年时间,成都院人走遍项目场址的每一个角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宝贵品质也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
“腊巴山项目是我看着‘长大的’。”项目设计师刘伟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全过程参与,全身心投入到与时间的赛跑与较量。
腊巴山项目装机总规模25.8万千瓦,包含51台风机吊装、3万方混凝土浇筑、150余公里集电线路、80多公里施工道路等。
工程量巨大,工期仅有1年多。谁来总负责建设?经过深思熟虑,成都院决定将这项艰巨任务交给具有多年援藏建藏经验的蒋建红,彼时的他刚刚建设完成世界海拔最高风电项目西藏哲古风电场。
“再大的困难,再艰苦的任务,只要干就必须干好。”这是蒋建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项目招投标恰与春节重合,尚未休完假的他带队开展标前踏勘,并高质编制方案,时常奋战至凌晨。
项目建设,道路先行。项目需穿越30公里林地,弯多坡陡,海拔3000多米。为最优规划线路,设计人员柴亮徒步丈量这段崎岖的山路。
这里的天气变换无常,时而烈日炎炎似火烧,时而大雾弥漫风刺骨。“真担心踏勘队伍出事,看着柴亮一瘸一拐出现时,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下来。”负责接送的司机在山下焦急等待了一整天。
迎风而战:“办法总比困难多”
作为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的先导项目,腊巴山风电场对雅砻江流域后续新能源项目的建设起到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从项目建设之初,成都院就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一流”为目标,狠抓安全质量,注重环保和技术创新,力争在腊巴山再树风电建设标杆。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风机吊装时间恰好处于大风季节的12月至次年5月。而风机叶轮直径达172米,扫风面积相当于3.2个标准足球场,吊装作业需在百米高空进行,风速稍大就有安全隐患。
项目依托成都院自有高海拔风光建设重大专项研究成果,针对大风季节吊装施工窗口期短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实现精准可靠施工窗口期预测,指导风电机组吊装施工。项目部创新性采用单叶片吊装,打破地形限制,提高吊装效率,节省了至少30%的占地面积,吊装风速上限由8米/秒提高至10米/秒,延长了吊装作业窗口期,有效降低了施工时间和整体成本。
生态环保是建设者的考量点。为了保护好林地,建设者尽量缩小吊装平台,而传统叶轮吊装面临多重挑战。“办法总比困难多,除单叶片吊装外,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蒋建红介绍,如采用肋梁式混凝土基础,较常规圆盘式基础降低20%混凝土用量,且更加环保;升压站采用屋顶出线方式紧凑布置,节约用地的同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幅降低。
驭风而行:“团队力量就是大”
如画的青山、舞动的风机,常人眼里的风电场,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这份美丽的背后,却有着建设者说不尽、道不完的艰辛与孤独。
2022年的春节,正值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现场工作不能停摆。“大家回家过年吧,我留下。”刘伟主动承担春节值班工作。期间,她每天都要走一遍项目厂区,确保春节期间不停工、项目建设安全运行。
风电之旅注定山高路远,成都院人始终义无反顾。2023年5月,凉山州雨季提前到来,一场突然袭来的暴雨逼停了现场运输工作。30辆风机和塔筒大件运输车、2辆主变运输车全部搁置在道路中,车线拉长有20多公里。通往现场的唯一道路堵塞,项目工作即将停摆。
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奔赴现场,并紧急从周边县市调拨大马力牵引车,道路修复、疏通工作同时进行。一番努力之下,车线开始慢慢前移至错车口,道路恢复通畅,所有设备到达指定地点。“团队力量就是大,人心齐了干劲就足了。”通宵作战的大件运输协调组组长刘培禄瘫坐在工位上,满眼血丝。
进入7月,项目处于并网发电冲刺期,刚从孟加拉国工作近8个月的熊思扬一回国,立刻无缝投入到腊巴山设计工作中。为配合现场调试工作,他长期驻扎现场,每天奔走在各电气室、会议室,以迅速解决问题为原则。
成都院建设者用“雷厉风行”的硬作风、“乘风破浪”的战斗力、“风驰电掣”的加速度,全力保障项目高标准建设。
顺风而起:坚定服务国家战略
千百年来,腊巴山巅的风能,一直未被利用而白白浪费。此时的腊巴山,刮进来的是风,送出去的是电,留下的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腊巴山风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6.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满足约31万户家庭年用电量。其每年发出的电量可节约标准煤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万吨,有力促进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
凉山州作为四川最大的风电基地,腊巴山风电场无疑是凉山州风电开发提速的标志性项目,将有力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社会进步和乡村振兴。
“作为能源建设创新引领者,成都院勇担川藏地区多个清洁能源基地规划建设的使命,仅在雅砻江流域,就规划了总规模超1亿千瓦水风光互补能源项目,建成或在建一大批绿色能源工程。”成都院负责人张世殊表示。今年6月,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投产。正在建设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两河口混蓄电站、四川装机规模最大新能源项目——扎拉山光伏电站,有序推进孟底沟、牙根一级水电站等众多项目。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如今,腊巴山在风机的装点下显得更加辽阔。成都院人在风机的挥别中,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号召下去续写新传奇。(杜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