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部县:文旅融合留住“乡愁”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6-16 07:44:53 编辑:杨仁昌 点击:
南部县石河镇石河场
石河古街曲折延伸。梁洪源 摄
今年4月,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四川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南部县石河镇石河场社区上榜,在这之前,石河场社区还先后上榜“四川最美古村镇”“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
“上文下武中城隍,咸丰古桥连望乡,双溪流水绕场后,绿柳成荫百花香。”这首诗描写的是石河场的景致。石河镇依托老街,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让老街焕发新活力。
风貌犹存 延续千年记忆
初夏,走在南部县石河镇石河场社区,一条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映入眼帘,街道古朴沧桑。当下为旅游淡季,古街游客不多。
因有两条溪流绕场交汇在一起,溪水清澈,河床是石头,所以得名石河场,当地人习惯叫它石河古街。
资料记载,石河古街始建于宋代真宗年间,分下街、中街、上街,宋以后至清代咸丰年间逐渐形成场镇。千余年来,经多次拆修,老街建筑大多保留明清风貌,具有典型的川北民居特征。
上达盘龙,下到度门、新政,北邻嘉陵江,石河场水陆交通便利,曾经商贸活跃。斗转星移,历经沧桑,繁华之地变成如今的一个村落,尽管如此,这里仍然保留了一条长约600米的古街。
古街坐东向西,空中俯瞰,如同一条腾飞的龙。龙口在上半场,建有文昌庙,龙尾部分是张爷庙,庙后有咸丰古桥。龙头与龙尾建有城门。
走在古街,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居建筑一般为两层,下店上宅,青瓦屋顶,门窗梁檐雕刻花鸟虫草龙凤图案。城隍土地庙、张爷庙等建筑保存完好。以张爷庙为例,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穿斗结构,窗、棂、桷、瓦、柱、砖等细节做工考究,设计精美。
“平时,古街游客较少,一到周末或者是节假日,游客们呼朋引伴、扶老携幼而来,静享慢生活。”石河镇党委副书记蒋芳认为,保护好传统街区、古建筑,就是保存了古街的历史和文脉。因此,无论是石河镇党委、镇政府,还是当地百姓,对待石河古街古建筑,一直保持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使得古街原汁原味保存下来。
传承保护 古街注入活力
今年4月,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四川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石河场社区上榜。早在2013年,石河场村(现石河场社区)就成功上榜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1年,四川省住建厅发布第三批“四川最美古村镇”名单,石河场村(现石河场社区)上榜。
石河场被确定为传统村落、最美古村镇,南部县住建局,石河镇党委、镇政府及时编制了保护发展规划,制定了保护措施,划定了保护范围和控制区。
传统村落是历史的印记,是美丽的“乡愁”。为了保护好古街,去年,石河镇党委、镇政府启动实施石河古街消防安全隐患整治以及雨污分流改造,新建了消防水池,对整条街实施电网改造,电线全部下地。
“对石河古街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石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改造,整个场镇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街面不再有污水。
随着古街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味古街文化、领略古建韵味。当地一些村民开起了饭馆、商店,为古街注入了新活力。
文旅融合 推出观光线路
实现文旅融合,让石河古街焕发新的活力,成为石河镇党委、镇政府考虑最多的问题。
如今,在石河古街建立农耕博物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按照规划,这个农耕博物馆将集中展示农耕用具,如石碾、石磨、犁、耙、风车、簸箕、镰刀、锄头、水桶、拌桶等。
石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少人已经不懂农事,不知农具模样,“建立农耕博物馆就是让农耕物件讲述传统农耕文化,将游客带入‘乡愁’。”
逢年过节,表演团队会在石河古街舞龙,表演车车灯、金钱棍、彩扇秧歌等传统节目,让游客在这里不仅“一眼看千年”,更能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当地人士利用石河古街距离嘉陵江仅3公里的地理优势,以及附近拥有800亩桃李产业园、500亩花卉基地、1000亩蔬菜基地,打造古街——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线路,推广石河锅盔、油干等特色小吃,让古老与现代融合,古街重新焕发青春。(李奎 唐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