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千年传奇“川桑”的发现与守护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11-08 09:57:35 编辑:易琼华 点击:

雅安市荥经县,地处中国西南山地,生态资源禀赋,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80.3%,居全省第一,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荥经县境内,有一种野生桑树中的园叶桑,它生长于海拔1100米至1400米的山间原始森林中,经西南大学研究团队花费15年时间反复考察和研究,确定目前发现仅10余株的“川桑”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珍稀野生植物,是四川省现存种类唯一的桑种,除直接利用有一定价值外,在科研和杂交繁育优良品种上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那么,这些“川桑”是如何被发现的?作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该如何去保护?检察机关在其中,又发挥了哪些作用?本文将为您一一揭秘。
揭秘一:如何为保护“川桑”,贡献检察力量
2023年10月12日,经雅安市人民检察院牵头,荥经县人民政府、荥经县人民检察院和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三方共同签订了《关于在珍稀野生桑科树种川桑及其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加强协作的意见》,自此,一个集地方政府、检察机关与高校科研机构“府检研”联袂保护珍稀生物的专项行动号角正式吹响,这是雅安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一大创举。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向仲怀,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范文清,西南大学国内合作处副处长才业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副主任何宁佳等人员到场见证了这场跨省市的合作。
雅安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范文清表示,此次《意见》的签署,既是雅安检察机关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雅安检察机关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推进成渝现代高效农业带建设的生动实践,“《意见》的签署,必将会载入雅安检察史册”。
为了更好地凝聚川桑保护合力,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监管和维护,用心守护好“植物大熊猫”,荥经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提出以下检察建议:
一是针对“川桑”的分布,建议一树一牌“挂牌保护”,帮助解决必要的技术、工作经费,并持续聘用当地人员定期开展巡护工作。荥经县青龙镇的“树管家”根据检察建议,已完成了境内全部“川桑”的挂牌保护工作,并按检察建议落实了定期巡逻和“一树一人”的认养监管制度。
二是加强与长期开展“川桑”研究的西南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合作,加大“川桑”基因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扩大原生地种群数量,提升环境适应性,提高该珍稀树种资源抗灭绝风险能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川桑”的保护,应逐级向上争取提升荥经“川桑”的保护等级,加强保护力度。
荥经“川桑”是荥经县在大熊猫之外的又一张生态名片,是荥经县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川桑”,在扩大其原生地种群数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川桑”所在地环境的保护。荥经县检察院切实履行“生态资源检察+公益诉讼”叠加职能,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为古老丝绸之路焕发新活力贡献检察力量。截至今年10月,共办理公益诉讼46件,其中涉及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类23件,占比50%。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复合型办案方法,推行“认罪认罚+生态修复”机制,达到“一诉多赢”效果,在适用认罪认罚机制时,动员犯罪嫌疑人对生态环境破坏地进行修复,达到环境保护的更佳效果。
揭秘二:“川桑”是古代南丝绸之路链接现代科技的桥梁
荥经县是世界亚热带地区物种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被学术界称为“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和“动植物博物馆”。荥经不仅是大熊猫栖息地,而且还有着“植物大熊猫”之称的“川桑”。据四川省农科院蚕桑所《四川桑树品种资源调查研究》文献记载,荥经县其中一棵“川桑”主干围粗3.5米,树干高30米以上,树龄近千年。
荥经也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南丝绸之路南线,是从我国四川、云南到越南和中南半岛的交通线,历史文献记载为“进桑道”。数千年来,家蚕只以桑叶作为唯一的食物,可见“川桑”在古代南丝绸之路上主角般的光环。向仲怀院士曾说过:“人类对蚕桑的利用开始于5000年前,丝绸之路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川桑”为古代南丝绸之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成为南丝绸之路链接现代科技的桥梁。千年风雨中,荥经“川桑”不仅见证了荥经县在古代南丝绸之路上的沧桑变迁,也蕴藏了丰富的经济和科研价值,它们是蚕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因资源。但由于数量极少,被专家们称为“最后的‘川桑’”,亟需加强该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揭秘三:专家如何发现这些“川桑”,研究发现了什么
荥经“川桑”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过去却鲜为人知。这是因为它们分布区很狭窄,仅分布于山林、峡谷、山沟,与阔叶林混生,除当地村民外,外界很难发现它们。但其生长地周边居住着大量人口,它们也因此面临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历史以来数量锐减,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10年前,向仲怀院士提出研究桑树基因组计划,何宁佳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始了“桑树基因组”的探索。
在当时,既有文献将桑树染色体基数定为14,这也是桑树染色体在当时所获悉的最小值。去哪儿找这份杂合度低、易组装的材料是桑树基因组计划能否实施的先决条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向仲怀和余茂德二位教授在做桑树资源普查时,曾通过细胞学的观察,锁定了四川雅安荥经县原始森林中有14条染色体的桑树材料,但过去这么多年,是否还能找到这份14条染色体的桑树材料呢?
何宁佳带领团队来到荥经县,发现自己所寻的研究对象位于海拔14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他们数次冒着掉下悬崖的危险,在没有路的原始森林中攀爬4个小时终于到达取材点。幸运的是,2010年9月,从原始森林里找到了这份宝贵的材料。而选作测序用的“川桑”,是一棵树径达36厘米、枝繁叶茂的雄株。
值得一提的是,原始森林里做野外考察时,何宁佳团队发现了“川桑”的一个小群落。
后来,何宁佳团队采用FISH技术反复确证判明桑树的染色体基数为7,而非过去的14。测序材料“川桑”为2倍体,这个发现首次破解了桑树的染色体基数,这一发现把桑树学从栽培生理、品种选育的研究尺度推进到现代分子水平,这也成为现代桑树学科建立的标志。
经过三年的大量研究及实验,何宁佳团队领先世界,首次完成了桑树基因组。2013年9月19日,美国《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由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桑树全基因组测序成果论文《桑树(川桑,Morus notabilis)全基因组测序》。
2022年,向仲怀院士表示,桑树基因组测序完成,不仅能够促进桑树改良,也能调控蚕的基因表达,这对蚕桑产业的创新变革以及现代桑树学的建立都有巨大作用,“自古以来,大家认为桑树只能够用于养蚕,但通过基因组的研究突破,我们发现桑树其实还是优良的生态治理树种,在食用、药用、治理荒漠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亟待构筑一个新的产业科学体系。”
历经大自然的各种风风雨雨而物种不灭,“川桑”传奇属于荥经这个“天然的生物基因库”。
“川桑”见证了荥经在南丝绸之路上的沧桑变迁,把它放在古今中外的丝绸经济发展中也都是一种耀眼的存在。它蕴藏了丰富的科研价值,是蚕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因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一物种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如今只剩10来棵,“府检研”携手通力协作,为荥经“川桑”的保护和利用打开了新的空间,期待这些见证人类数千年文明的“活化石”能够在人类的呵护下,继续繁衍、发展,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杜筱叶 罗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