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科技城新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四个省级新区之一,既是绵阳承担四川乃至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也是高水平建设中国科技城的重要载体,还是推动绵阳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2022年,新区直管区围绕绵阳市委、市政府“抢占产业新赛道”战略部署,立足于“新”,瞄准机器人智能制造和医疗企业、生物医药领域,重新调整出3000亩土地,用于布局新赛道产业。
新区探索了“一支领军团队、一个研究院所、一个实训基地、一支产业基金、一个产业园区”的“五个一”模式,从技术基础、科技创新、人才供给、产业孵化、设施保障多个层面发力。带动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全链条整合,发展壮大具有绵阳特色的“机器人”未来产业,抢占西南地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新高地。
一年来,新区直管区共招引机器人产业链头部企业30家,包括整机应用、电池电源、算法研发、系统集成、新材料等多个方向,应用领域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实现了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0”到“1”,从“1”到“30”,完成产业发展“撑杆跳”。
目前,新区已组建了科研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与30名专家学者联合攻关人工智能算法等国省级科研项目;与58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高校以及乐聚、敬科等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组建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构建机器人产业发展创新生态;针对产业的资金需求,新区组建了50亿的产业基金,其中有20亿基金用于机器人产业发展。
绵阳它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入驻的机器人企业,目前也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首批下线的机器人已陆续销往台湾、意大利等地。公司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4000万元,满产后年产值可达1亿元。
“我们能很快实现落地投产,源于新区直管区的机器人产业‘生态链’。”绵阳它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介绍,新区直管区产业基金3000万元的融资,支持企业快速建立起了两条生产线,招聘到了20多名技术人员。
下一步,新区直管区将从“招大引强、强链补链,建强载体、壮大规模,完善生态、全面赋能”三个方面,继续围绕“五个一”模式发力,打造涵盖技术研发、机器人生产、零部件制造、AI算法、软件平台、整机应用和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集群,力争到2025年落地企业达到120家,产值突破百亿元。(余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