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总工会坚持创新引领,广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评选命名活动,引领基层工会累计创建创新工作室85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创新工作室7家。2022年,全市各级投入创新工作室工作经费5898.9万元,开展创新课题、攻关项目377项,取得创新成果222项,节创经济效益3.14亿元,培养人才5073人。
树规范,提升创新基础
一是明确标准“建起来”。印发《绵阳市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办法》,明确创新工作室“六有”标准(有劳模领衔、有创新团队、有攻关项目、有创新成果、有场地经费、有创新制度),达到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备、团队精干、职工参与、制度完善、经费保障、资料完备、成果显著等9项基本要求。二是劳模领衔“转起来”。每个创新工作室以一名有专长、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市级以上知名劳模为负责人,由若干名劳模或工匠人才组成,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和技术层级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团队。三是创新创效“强起来”。建立完整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相关制度,结合生产实践,以实施技术改进、承担技术改造任务、负责技术难题攻关、落实职工合理化建议、审查技术方案、培养后备技术力量等,引导和带领职工开展创新活动。
冯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何金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何锡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扬精神,培养工匠人才
一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组织编写典型故障案例、参编行业教材,充实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开展职工大讲堂、单点授课及案例分析、前沿技术讲座,丰富人才培养形式;建立实操培训提升平台,提高现场应对能力和实操水平。游洪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发出视频、软件、重点讲解课程,用具象化方式传授钳工技艺。二是强化人才集聚效应。创新工作室将勇于创新的技术人才聚集起来,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工种协作,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有力推动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富临精工向明朗劳模创新工作室紧跟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聚集汽车、机械、机电、电子及软件专业领域共80余人,攻克了智能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产品开发中的难关。三是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孵化不同层级的工作室,形成创新集群效应。在长虹集团何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与带动下,长虹集团陆续在模具加工、电子装接、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等工种与领域成立16个创新工作室,形成企业级、市级、省级、国家级4个梯度。
牟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向明朗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游洪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张宝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重结合,彰显作用发挥
一是结合劳动竞赛,延伸竞赛舞台。全市企事业单位纷纷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各项专业劳动竞赛、练兵比武,极大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绵阳烟厂张宝劳模创新工作室承办、协办、参加市级以上竞赛活动10余场次,推荐工作室成员参与各类竞赛、评审、交流活动60人次,培养高技能后备人才100人。二是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上的资源优势,针对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设备效率的痛点问题组织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紧贴企业生产中的难点,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三是结合班组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创新工作室进车间、入班组、到岗位,针对班组成员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班组在实际生产中加以运用,将创新成果落实落细在最小单元。攀钢集团长钢公司覃小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班组牵头成立两个自主创新管理小组,每年都有1个自主管理创新项目在集团公司获奖,共创效250余万元。(绵阳市总工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