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桑高下映平川 “枣园枫桥”话平安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探索一站式“枣园枫桥”建设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3-02 09:56:14 编辑:陈婧 点击: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标“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有效整合人地物网资源要素,不断延伸基层治理为民触角,积极推进一站式“枣园枫桥”调解品牌建设,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解决“想诉”的问题和享受“想要”的服务,将各类风险牢牢吸附在镇域。近年来,桑枣镇矛盾纠纷发生和信访量持续减少,每年同比下降7.8%—9.6%,重大公共安全、个人极端等事件“零发生”,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不断擦亮“平安枣园”底色。
桑枣镇矛调中心、司法所联合调解矛盾纠纷
谋好一盘棋,构建“一心多点”治理格局
以政法委员为牵引,依托镇矛盾调解中心,建好镇村二级调处平台,实施“四长”联动,深挖自治力量,推动各类矛盾纠纷依法及时高效多元化解。
二级平台同轴运转。镇村两级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部建立规范化调处室,心理疏导室、群众接待窗口,筑牢纵向到底的镇、村两级“1+16”基层纠纷调处平台,将组干部作为信息员、调解员充实为平台力量,把工作力量延伸到最小单元,构建纠纷调处“服务圈”,使调解工作从“各自为战”优化为“多方联动”,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和质量。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接待群众咨询
联调组织同向发力。充分挖掘公检司法等基层司法资源,联合司法、法庭、派出所、交警中队“四长”,建立“人民调解、公调对接、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法律规范、道德约束等方式进行调处,形成“庭所对接、律师进所”等多元联动化解机制,联调中心受理事项一次办结率达94.7%。
多元共治同频共振。整合党员、乡贤、平安志愿者等解纷资源,依托协商议事会、流动调解室等撬动居民自治力量,在唠家常的过程中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围绕劳动争议、旅游服务、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设立行业调解委员会1个,成立家事调解室16家,“乡贤+银发”个人调解室2个,一年来化解矛盾纠纷51起。
筑牢一张网,健全“一格多员”调处体系
探索“网格+”调解机制,将矛盾调处由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发现和解决,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

流动调解室开展调解工作
筑牢“一心”基石。推进综治中心、矛调中心、网格中心、智慧化管理中心“多中心”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受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民生诉求等,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社会隐患矛盾、群众困难等情况,进一步提升网格服务水平和质量。
推进“两格”融合。推进“网格+警格”融合,统筹执法和服务,实现“一格一警一员”,网格员日常走访收集舆情动态,源头稳控非警务类警情。警务类警情及时报告网格民警,由民警核实化解,将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与民警“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结合,做到纠纷不升级、矛盾不扩大、服务不缺位。
推行“三事”分流。把网格建在家门口,形成群众有问题随时“下单”,网格长第一时间“接单”的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按大事快办、小事公办、家事自办分类,对应镇、村、居民主导处理,共办理落实大小事项40余件,受益者达800余人次。
夯实一条线,实施“一环多维”服务模式
在实行排查、研判、化解、回访“四台账”闭环管理基础上,聚焦服务优化,推动“枫桥经验”本土化。打造智慧平安景区。结合旅游乡镇特点,建立景区调委会,推行“三防四联”“融警务”模式,对景区视频监控进行智慧升级并接入社会视频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全时段无死角景区视频巡查。推行“绵阳乡旅”民宿管理登记平台,破冰民宿行业规范管理困境。配合“雪亮工程”“慧眼工程”,旅游旺季时针对性提升景区重点区域的巡逻频次和执法力度,实现实时监控、多方联动,确保景区安全有序。建立枣园嬢嬢品牌。前移矛盾纠纷化解关口,用好“六老资源”,成立“枣园嬢嬢调解队”民间调解志愿队伍,通过查实情、善倾听、控情绪、切要害,以法理情兼顾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余例,调解成功率达98.6%。完善矛盾回访机制。探索组建由纪检干部、调解员构成的“回访小组”,重点关注调解效果、群众满意度、协议履行等情况,预防矛盾纠纷“死灰复燃”。对履行完毕的做好结案归档,对存在疑难的再排查再回访,对矛盾仍然突出的,组织再调解,消除矛盾隐患,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谢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