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阿坝州委宣传部、阿坝州委网信办主办的“壮丽辉煌70年感恩奋进新阿坝”网络名人看阿坝主题宣传活动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16名网络名人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先后深入阿坝州理县、金川县、壤塘县、阿坝县及黑水县,实地探访了解阿坝州建州70年来在教育、医疗、交通、生态等民生领域取得的先进经验和辉煌成就。
庆宁乡世外梨园合影(摄影:刘汉民)
文旅创新融合
打造全域生态旅游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得。”在这个眼见皆为景的城市,高原、草地、雪山、牛羊,一处一景,美不胜收。纯净、自然、大美是阿坝州打造全域生态旅游的基础,更是优势。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全域景区”正成为阿坝州靓丽的风景。
穿越山川河谷,走进神秘而古老的桃坪羌寨。这里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镇,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依山而居,垒石为室。两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深深刻进这里的一石一木之中,不禁让大家感叹羌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错落有致的桃坪羌寨(摄影:郑成阳)
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道路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以及物流电商腾飞启航,近年来,桃坪羌寨着力建好东部羌文化体验和农旅融合示范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1.07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1.72万元,年均增长8.8%,完成了从地震后的满目疮痍到如今“强镇富村”的华丽蜕变。同时坚守传承,扩大文化影响力。以羌绣、羌石、羌医等传统精品文化为主线,重点打造非遗文化聚集地。与浙江横店影城、清华美院等机构合作,在推动旅游消费、涵养文化软实力、拉动居民就业、促进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拉动桃坪经济发展。
而走进阿坝县,就仿佛走进了藏式古建筑的艺术殿堂。站在县城周边的观景台,一眼望去,千百座安多民居散落山坡,点缀在宽阔的阿曲河谷,在广袤高原上形成了难得一见的藏式建筑艺术大观。
阿坝县城区(摄影:郑成阳)
越过群山,在云雾笼罩时登上莲宝叶则。这里,是尊严的玉石之峰。漫步缓行于乱石之中,窥见山体嶙峋,山势雄奇峻伟,素有东方的魔幻世界之称。
莲宝叶则(摄影:刘汉民)
一登顶,网络名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拍摄,也有达人通过直播的形式,让观众们“云”游莲宝叶则,“近”享天边美景。“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幻化出光影与色彩的唯美瞬间,当这一切完美结合时,才会产生理想的拍摄效果。”与旅游博主 松锅探景一样,在摄影爱好者的心中,“蜀山之源昆仑天梯”就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摄影天堂。
莲宝叶则的海子(摄影:刘汉民)
清晨的雾还未消散,吃过藏式早餐的网络达人们,便沿着小路穿梭在“中国最美藏寨——羊茸·哈德”。村子三面环水,寨子前面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河,春夏秋冬,这里都有绝美的景致。在众多博主的镜头下,村寨的炊烟袅袅、深林的云雾飘飘、清浅如斯的云朵、独具特色的饭菜……都是值得记录的时刻。
羊茸·哈德最美藏寨(摄影:刘汉民)
据羊茸村驻村干部文君介绍,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羊茸村坚持康养休闲的目标定位,以民宿为支撑,以文化为载体,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有客房258间,接待床位432个,走出了一条带动群众致富发展的好路子,是整村易地搬迁致富的先进模范村落。
山区变景区、土产变特产、民房变客房,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乡村振兴有了奔头。今年6月底毕业的康珠初,选择回到家乡,做起了导游。“在家门口就业,既能挣钱养家,又能为建设家乡做贡献。”据康珠初爸爸板头介绍,2011年他们村从老寨子全部搬迁至此。“政府给予了补贴,为了打造旅游名村,我们请了专人设计,每家每户自己修建。现在我们也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与管理公司合作,我们负责客房的经营,每年有30%左右的分成。除此之外,管家或者导游的工作,每月也有单独的收入。”
板头告诉我们,去年他们家依靠旅游年收入达到了5万,今年还未进入旺季,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去年的营业额。从老寨子到新民居,康珠初一家在属于他们的“康猫嘎阁”,把如诗的生活过出花来。
旧新寨子对比图(阿坝州网信办供图)
深秋的“洛哩措”,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里是一处集自然生态观光和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微缩景观。通过承包经营方式,洛哩措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8万元的固定收入。坚持“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带动周边藏家乐旅游接待和农户土特产品销售,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
“洛哩措”彩林(阿坝州网信办供图)
大道通途南北
书写美丽乡村画卷
在阿坝,一个个穿行于群山的隧道,一座座飞跨云端的桥梁,托举着一条条蜿蜒如虹的公路,不断向前延伸,飞入云端。
阡陌纵横东西,大道通途南北。阿坝州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条件,构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交通闭塞,一直是制约阿坝发展的瓶颈。自1951年3月21日,成阿公路正式开工,打响了阿坝州交通运输建设最响亮的一枪,这不仅打通了通往外界的崎岖之路,而且为修筑了阿坝雪域高原的康庄路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阡陌纵横的道路(摄影:徐爽)
正在建设的川青铁路成都至黄胜关段是阿坝州首条铁路,从2011年先期开工段开建至今,这条铁路凝聚了无数建设者十余年的心血。据悉,川青铁路成黄段全长约276公里,时速200公里,将填补川西北地区铁路网“空白”。另外,阿坝州共有九黄机场、红原机场两个机场建成投用,已开通国内航线11条,国际航线开通后,阿坝州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截至目前,阿坝州全州公路通车里程15591.152公里,路网密度18.76公里/百平方公里。据悉,交通大会战、县县通高速、四好农村路、全域旅游交旅融合路建设等重点工作正全面推进,交通建设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促进了地方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动了一方山水的跨越发展。
位于壤塘县的中南路,将中壤塘镇、尕多乡和南木达镇连接起来,方便沿线群众出行的同时,也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壤塘县交通运输局工管中心主任任永东谈到:“以前老百姓要寄收快递,路程遥远,点位也很少。新公路建成后,老百姓不仅买卖东西方便了,几大旅游景点的游客量也明显增多了。”放眼壤塘大地,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蜿蜒向前,“走”进了村里、“走”进了家里,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壤塘县中南路(摄影:刘汉民)
沿着大金川河顺流而下,探访团一行来到了位于金川县安宁镇安宁村的甘牛社。据安宁镇镇长贺菡松介绍道,近年来,甘牛社依托特殊地名顺势塑造牛像,打造“牛文化”背景,为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注入不竭动力。穿过郁郁葱葱的竹林,随处可见“牛文化”景观,还有沿途各种可爱而精致的摆件。“我看过很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但甘牛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设计者很有想法,融合了各种文化元素,有小桥流水也有细腻的景色,让人觉得很舒服。”旅游博主 皮鲁鲁表示,从沿途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阿坝安居乐业的全新面貌。
“老伯伯看到我在拍摄他家的梨子,就很热情地给我打招呼,临走时还给我摘了一堆梨子,并且感谢我帮助他们宣传家乡。”阿坝州本地博主林浩在讲到这段经历时,不禁感动于家乡居民的淳朴与善良。还让我们看到不仅当地政府在为建设新农村而努力,每一位老百姓都身在其中。
甘牛社沿途景致(阿坝州网信办供图)
行走在阿坝州的村寨,干净整洁的道路,美丽的牧民新居,处处展现出新时代阿坝州的美好生活。在理县通化村,每户人家门口,都配备有家庭医生、法律顾问等基层服务,让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便利。
据了解,近年来,阿坝州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工程发挥出功效。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1430处,新改建农村公路653公里……如今,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惠民举措,都化作一个又一个笑颜绽放的故事。
通化村村道(摄影:郑成阳)
“我10年前就来过阿坝了,这一次我们避开了常规大众的景点,真正的走入了乡村,走进了阿坝人民的生活。”旅游博主 在路上的小羊羊羊认为最大的变化就是乡村,包括道路建设、基础设施等,都完善了许多。 旅游狂魔夏夏夏也点赞了当地的民生建设:“以往来的时候,酒店民宿的选择并不是很多,而且夜晚也比较暗,没有现在这么明亮、这么热闹,基础建设配套已经很成熟了。”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账单、一项项具体的民生实事工程让更多群众受益,阿坝州交出一份份写满幸福的民生答卷,一幅幅美好生活的新画卷正在感恩奋进的阿坝徐徐铺开。
以特色产业“引路”
为乡村振兴“铺路”
产业振兴则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则生活兴旺。立足本地资源,阿坝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8月的理县卡子村,核桃果已经密密麻麻地缀满枝头,丰收在望。卡子村副主任、团支部书记康朝勇介绍道,卡子村以“抓农业产业、抓地方资源、抓产业发展”为切入口,2022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80元。未来还将发展民宿产业,同时推进农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壤塘县的瑟谷村,在修建了宽阔的水泥路后,农业发展也有了质的提升。2019年,尕多乡瑟谷村结合地理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快发展高原蔬菜特色生态农业。通过流转土地1105亩建起“千亩蔬菜基地”,谷村蔬菜种植基地每亩土地每年流转费450元;吸纳就近务工人员每天定额60人,抢种时达到100多人。
“上次和一位60岁的老大爷聊天,他骄傲地告诉我自己也过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每天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相关负责人说:“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留守老人,也算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家门口挣钱的机会。以务工天数按期结算工资,平均每人每年收入达12000余元。”
值得一提的还有阿坝县的青稞种植。据了解,种植面积达6.01万亩,成为全县主要支柱产业,并建起了集黑青稞种植区、生产加工区、休闲观光体验区、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有机肥有机饲料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三区两基地一中心”青稞现代农业园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科研技术”的运行模式,推广订单式农业,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80%以上,辐射带动园区周边8个乡镇7822户41175名群众人均增收650元。
在金川县勒乌镇湖羊养殖基地,负责人赵兵介绍道,他们通过“支部+合作社”,采取“442”模式(项目总投资的40%作为补贴资金补贴给养殖合作社;4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作为产业奖励资金,用于鼓励合作社生产发展)减轻了养殖合作社投入,提升了养殖合作社养殖水平。同时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也利用这种扶持方法带动了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等特殊群体发展生产。
世外梨园景区位于大金川河谷地带,是全国闻名的雪梨产区,素有“中国雪梨之乡”的美名。几十年前金川的百姓就靠雪梨供儿女读书成才,如今,“一花一叶一果”更是成为百姓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撑,也是景区的金字招牌。
世外梨园景区(摄影:刘汉民)
以文化人、以文聚人,以文兴业、以文振兴。壤塘,这方秀丽的山水酿造了芬芳醇厚的壤巴拉文化。它坐拥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上百个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壤巴拉非遗文化传习创业园,学员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创作自己的唐卡作品。来自马尔康市的王平学习唐卡制作已8年有余,“唐卡技艺的学习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去年才刚毕业。在这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刚来时交流方面语言不通,也没有什么朋友,后来凭着自己对绘画的热爱都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都是值得的。”谈及未来的发展,他表示,要继续学习深造,争取做一名老师,将唐卡技艺传承下去。
正在制作唐卡的王平(阿坝州网信办供图)
近年来,阿坝州着力产业兴旺,培优生产基地,育强经营主体,擦亮特色品牌,构建起了“6+N”特色产业发展体系,为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稳定夯实了基础,也为打造富裕小康家园注入了强劲动能。(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