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汶川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发展成就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汶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覃治,汶川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殷莉,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明颐,县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现高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会由汶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理胜主持。
“七十年漫长征程,七十年沧桑巨变。”建州70年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届汶川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实现了民主改革改天换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脱贫奔康跨越巨变,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彩篇章。
汶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政府新闻发言人覃治在发布会上介绍。
七十载栉风沐雨,汶川先行先试、不懈奋斗,绘就了一幅向美而生的绿色画卷。风雨七十载,汶川青山依旧,绿水长青,滔滔岷江水日夜奔腾、川流不息,日复一日滋养着成都平原,造就千里沃野、泽被万顷良田。70年来,汶川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不断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全面启动绿化全川行动、岷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汶水羌山“有土皆绿、是水皆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岷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100%,实现了一江清水向东流。完成水源涵养林提升2000亩、人工造林7.7万亩,水土流失面积由震后的3440平方公里下降到14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6.85%。成功创建国家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实践创新基地、四川省首批“省级生态县”“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获评“2022年四川县域生态旅游目的地”。如今的汶川,蓝天白云、碧水青山成为“新标配”。
七十载砥砺奋进,汶川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的发展道路。70年前的汶川,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社会积弱。70年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汶川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全面投入改革发展浪潮,历经沧桑巨变、腾笼换鸟,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涅槃”之路。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1亿元,较1953年增长248倍、年均增长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6亿元,较1953年增长1012倍、年均增长10.5%。农业发展高质高效,小水果建成大产业,特色水果年产值达10亿元。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29亿元,较1953年增长1156倍、年均增长3.5%;绿色百亿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绿色低碳工业转型发展,“1+N+E”现代绿色工业布局全面构成。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较1953年年均增长22.2%。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大禹文化旅游节、樱桃采摘节、熊猫音乐节等活动常态举办,康养人群逐年递增,是宜居宜游宜养的成渝西花园、多样多元多彩的阿坝百花园,成为成渝地区纵享清凉、心之所向的避暑胜地。连续两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荣获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等殊荣。近6年5次获评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如今的汶川,人均GDP突破10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领跑全州。
七十载沧海桑田,汶川艰苦奋斗、高歌前行,书写了一篇城乡巨变的锦绣篇章。70年前的汶川,交通闭塞,城乡落后。70年来,汶川实施了一系列管全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项目,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旧貌换新颜,一大批“五美乡村”精彩亮相,新场景新业态蓬勃发展。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形成,都汶高速、汶马高速(汶川段)建成通车,国内首条齿轨交通都四轨道、通用机场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县通车里程达到936公里,涵盖航空、轨道、高速、国省干道、通村公路的立体交通网正在加速编织。乡村振兴蹄疾步稳,艺术乡创、五美乡村、人才兴乡“三大行动”纵深推进,探索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300万元,荣获“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重点帮扶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等殊荣,4次受邀在博鳌亚洲论坛向世界分享汶川乡村振兴案例。如今的汶川,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城乡新画卷已徐徐展开。
七十载倾心倾力,汶川情系民生、不负期待,交出了一张硕果累累的惠民答卷。70年前的汶川,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70年来,汶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紧扣“两不愁三保障”重点目标,啃下了脱贫道路上的“六块硬骨头”,打赢了脱贫攻坚硬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建州初期的74元和35元提高到41002元和19562元,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等称号。以“大健康”为统领,科学规划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蓝图,成功建成阿坝州区域医疗分中心,妥善应对新冠疫情,构建了“上联三甲、下通乡镇”医疗服务格局,在全国率先发布“熊猫指数”,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建成了覆盖幼儿园到大学完整教育体系,县境内拥有各类学校32所,阿坝州区域教育中心已形成,成功上榜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威师校被评为全省“三名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汶川八一小学被表彰为“八一爱民”学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工伤、一老一小等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如今的汶川,人民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七十载同心筑梦,汶川凝心聚力、守望相助,筑起了一座民族团结的示范桥梁。70年前的汶川,人民思想封闭,民族交往较少,沟通不畅。70年来,汶川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引导各族群众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汶川的民族团结工作。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奋斗目标,挖掘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干部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汇聚力量、凝聚共识等方面的作用,有效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如今的汶川,各族群众在汶水羌山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凝聚了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谱写了向上向善、无忧新生的美丽汶川新篇章。
七十载立根固本,汶川坚守正道、实干笃行,涵养了一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70年前的汶川,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不深,人民民主意识不强。70年来,汶川全面贯彻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主张,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和衷共济的汶川政治全面构筑。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从1950年成立第一个党支部11名党员以来,已发展到361个党支部7236名党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全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累计承接各类班次1947期,培训25.52万人次,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31个牌子。如今的汶川,成为了展示全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窗口。
风雨兼程70载,薪火相传铸辉煌。一个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汶川正不断崛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汶川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和“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充分把握“稳经济、稳增长、稳物价、防风险”工作主题,坚持“一区两地六示范”战略目标不动摇,锚定“四型三园两窗口”“三高地三中心”建设任务不松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现代化汶川建设新篇章。(邹正茂 来源:汶川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