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3日,《岷江报》一版刊登了一条消息——《龙塘公路第一段动工修筑》,报道说,这条全长128公里的龙塘公路起于龙日坝,经安曲到唐克,再延伸到甘肃夏河,然后连接西北公路路网,于1956年5月31日第一段工程全面动工,争取10月底全线通车。
这是我州自成阿公路通车以来又一重大的交通项目。确切地说,建设龙塘公路相当于一个风向标——刚刚建成的成阿公路就像一个树干横亘在自治区腹心地带,在这条树干上,今后,将生长出许许多多条“树枝”——这些树枝状的公路将向外可以通达周边省份连接祖国各地,向内会把触角延伸到各县、乡,甚至各村各寨。
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远景啊!可是在当年的国家经济条件下,公路不是说修就能修的,全国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只能慢慢来。那是不是大伙儿都在坐等着呢?当然不是。在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岷江报》的报道里,我读到自治州各地暂时还没有公路的地方都在大修马车道、驿道。尽管比不得能跑汽车的公路,但是这些简易便道通行能力与旧社会相比较,已经非常发达,老百姓从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出行便捷。
就拿我的家乡壤塘蒲西来讲,我知道通汽车那是1960年以后的事了,但我从《岷江报》上读到,在这以前这里先修通了驿道。短短百十来字的《提前修好了二蒲段》(《岷江报》1956年5月16日第二版)一文报道说,绰斯甲观音桥——宗科驿道项目二嘎里到蒲西的新修段比计划提前五天完工,“整个路段都是从茂密的原始森林、流沙地带和悬岩上凿通的。”修路的主力是当地沿线的老百姓,“筑路中,各族民工展开了劳动竞赛,工效普遍提高了一倍至三倍。”
在《岷江报》有关修筑马车道驿道的报道中,我反复读到各地群众热心支持、投身工地参加劳动的故事。明知道今后国家建设的公路必定会通达家乡,可是大家并没有坐等幸福来敲门,而是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自力更生,先修简易便道,力所能及把出行条件改善好。每念及此,我为父辈们的勤劳和创业精神感动不已。
在自治州,另一条重要驿道是马尔康到观音桥这条道路。这条驿道虽离成阿公路大道远,但却是连接大金、绰斯甲和壤塘的交通命脉。梭磨河、杜柯河沿岸同岷江沿岸的汶川、茂县、松潘一带自古就有茶马古道不同,古时这里没有官家的驿道,也没有像样一点的商道,人们出行办事,困难重重。修筑这条路,在当时的重要性不言自明。1956年5月9日,在沿线群众的努力下,这条驿道全线修通。这条驿道全长五十三公里,“其中有十一公里是新修的,有四十二公里半是在原有小路基础上加宽修平。全线修有一点二五公里的保坎,三处偏桥共长三十三公尺,七座木面小桥共长四十七公尺,共作了二万一千个土石方工程。”行走在刚修好的道路上,人们别提有多高兴了。“现在,修好的驿道,路面有一点二公尺到两公尺宽,全路上没有特别陡的坡,比较陡的坡路都修砌有石梯,人和牲畜行走起来非常方便。”
每天奋战在工地上的,无一例外是当地人民。清晨,早在晨光出现前,工地上就有了铁锹锄地的声音;傍晚,人们顶着星光才下工地休息。筑路中,参加劳动的民工发挥主人翁精神,劳动积极性特别高,还经常开展劳动竞赛。各地村寨的人们也热情地给民工们送茶送水送菜,力所能及帮助民工修路。
“当地各族人民认识到修筑这条驿道对自己对国家都有利,认识到只有交通方便了,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州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改善落后面貌,改善生活,因此,各族人民都积极地参加和支援筑路。”
这条驿道是三月二十五日开工修筑的,只花了四十四天全线就修通了。“在没有修通这条驿道前,人们从绰斯甲的观音桥到马尔康买卖东西要翻越五座大山,而且道路窄小崎岖难走,时常发生人或牲畜跌伤跌死的事件。现在这条驿道修好了,人们往来都感到非常方便。八十二岁的藏族老人勒尔乌经过这条新修的大道时感概万分:“以前在这条路上不知丢了多少牲口,前年还在这条路上跌死一个背箐子的王老汉咧!现在路修好了,对我们这里的人来说,真是办成了永世都忘不了的一件大好事。”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另一段要道——刷经寺到马尔康的大道也在快马加鞭地建设中。
“今年三月,当刷马路要在卓克基附近一带开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当地藏胞非常兴奋,他们奔走相告:马车路就要修到我们门口来了!”(《当马车路修到藏胞门口的时候》《岷江报》1956年5月30日第二版)(作者注:据《刷马马车路改称刷马简易公路》(1956年7月20日第一版)报道,该道路建设初期称马车路,后来调整建设方案,改称为“刷马简易公路”,并按公路标准设计建设)
这篇报道绘声绘色地叙述了当地群众支援工地建设的故事,读来有情有景,特有感染力。
在麻米山的深沟里,筑路民工们初到工地的时候,因为帐篷还没有运到,只好借住在藏胞家里,但是主人家没有把他们当外人看,而是热情接待和倾情帮助。藏胞们主动让出房子,借出铜锅、茶壶、罐罐等用具给筑路队伍使用。开工后,经常可以看到藏胞们把自己储藏的酸菜、洋芋、小白菜、葱子以及临时做成的凉粉等背到工地上来,送给筑路的民工们吃。筑路干部再三的要按价付钱,藏胞们总是这样说:“你们修路太辛苦了,送这点菜给你们吃,表示我们的心意,请收下吧。”
在修路工地上,成批物资的短途运输任务,主要靠当地的群众来完成。运输大米和面粉时,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毪子口袋或水毯套在或盖在装粮食的口袋上,避免被岩石或树枝撞坏;夜晚野外露宿时,他们总是要找些石块、木头垫在粮食下面,以免受潮。“四月二十一日,有一批物资急需转运,可是卓克基街上的牲口都牧放到很远的牛场上去了,好多男子也不在家,情况很紧急。这时,卓克基街上的藏族妇女角木、阿响以及腿脚不便的卡底等六人自告奋勇来运送。二十二日清早,她们一早出发到西索沟深山的牛场上找牦牛。深山里积雪很厚,很难行走,她们迷失了路,走了一天还没有看到牦牛的影子,但是,她们找不着牦牛不下山,夜晚就在雪山上露宿,吃点又干又冷的馍馍充饥,终于在第二天上午把牦牛赶下山来,并顺利完成了运输任务。”报道还说,开工两个多月来,卓克基一带的群众已为筑路民工转运了一百六十多吨物资。
从四月底开始,在十二中队工地上出现了藏族妇女。“这是卓克基街上的藏族妇女们,她们刚刚在紧张的春耕生产告一段落后,拿起自己的工具,来参加义务劳动。”报道写道,五月五日这天,不到十户的俄玛互助组,就来了十八个人。卓克基街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藏族人家,都先后到工地参加了义务劳动。他们同筑路民工一起休息,一起收工,谁也不愿意落后,在挖土、钩土和运土中,还互相进行了比赛。
不久,在麻米山的深谷,在卓克基的对岸,已经出现了一段一段平坦宽阔的路基。人们从中看到了通往美好生活的远大前程,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光明道路。藏族老人阿斯大说:“只有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才有这样幸福的好光景。”(华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