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放眼新征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面对人才难引难留、结构不优不强等问题,乡村要把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地取“才”用“才”,补齐短板,强化支撑,不断汇聚乡村振兴“领头雁”,为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精准唤回“返乡人”。每个人都有一份特别的“乡愁”,更希望有能力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唤回“返乡人”关键在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打好“感情牌”,为能人回乡创业提供优质服务。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明确人才需求,吸引外出经商者、科研人员、专家学者等各类人才回乡创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推动乡贤智力、资金等精准回归。既要“引凤凰”,还要“栽梧桐”,让“凤凰”落得住脚。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和尊重人才,制定相应的引才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人才的关心关爱,专项跟进返乡人员政策落实情况,确保人才遇事“有人找、有人管”,发挥“虹吸效应”,让更多人才“离土不离乡”。
精心育强“本土人”。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本土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人翁”,不管是在积极性还是专业性上都有独特的优势。其实在“本土人”中存在大量的“田专家”“土秀才”,其所拥有的“独门秘方”“传统手艺”尚未被发现使用。因此,要以开放的眼光和渠道,挖掘盘活存量资源,从具有养殖畜牧、农业种植、乡村旅游等技能的村民中精准“识才”,分门别类建立本土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农业技能、企业管理的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发挥能人“头雁”作用,鼓励大规模发展产业、创办企业,辐射带动村里人积极参与,增强致富本领。
精细集聚“新农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会生产,思想开放、文化程度高、专业技术强,是拥有复合技能的现代农业生产开拓者,是走好乡村振兴道路的新鲜血液。因此要积极吸纳乡村规划、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人才团队,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要聚焦工作重点,建设农业创业洼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项目支撑等各项政策,吸引更多“新农人”集聚创业、创新发展,推动实现农村发展正规化、科学化、高效化。(王燚婷 中共丹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