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太平和顺说太和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3-23 12:06:59 编辑:付仁录 点击:
可能,很多人并不曾想到,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好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会是一个古镇。然而,历史却告诉我们,太和不仅是一个古镇,而且是老眉州最早建政——老眉州州府之所在。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太和镇在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保护曾经的老建筑和老记忆。

崔宗喜《晨光曲》,摄于太和镇永丰村
第一部分:老州府热闹依旧
提起太和,人们马上会想起太平、和谐、顺利等诸多美好的字眼。其实并不完全如此。相传在很多年以前,这里的百姓无安居之地,苦不堪言。后来来了一位裴姓人士,历经千辛万苦在这里修了一座城,使百姓有了安居之处,百姓都亲切地称这座城为“裴城”。眉山城有一条“裴城路”,得名便源于此。后来,百姓安居乐业。凡外地到此经过的人都不禁感叹:太和,真乃太平、和顺之地!
那么,太和的起源究竟在哪里?
综合《嘉庆眉州属志》、《民国眉山县志》、《眉山县志》记载:“眉山建政,始于南齐建武三年(496)郡治安铺,即今县城北10公里,太和龙安村。”
“南梁普通时期(520至527),齐通左郡改称齐通郡,建齐通县,郡、县治同在一城。太清二年(548)设置青州(以汉青衣县得名,辖齐通郡,州治齐通县城。)”
“西魏废弟二年(553)改青州为眉州(因峨眉山得名),辖齐通、青城两郡,州治齐通县城。”
“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齐通郡,新置安乐县,治所当今眉山镇。”
可见,太和是眉山最早建政之所在,自496年开始直至558年结束,龙安(太和)才最终完成了作为郡、县治所的历史使命,前后达60余年。
太和镇不仅是眉山最早建政之所在,且太和之名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太和场”之名在《眉州属志》《卷二地理志·场市》中已见。据传“古为石龙场,因场遭水淹,迁至官坟山(今太和正街),以太平和顺之意取名太和场。”此即“太和”名之由来,“太和”之名至少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

这也不禁让人好奇,太和究竟是怎样的一块宝地,能够接连成为郡、县治所之所在。3月20日,乘车去探访位于东坡区北大门,离市中心城区仅6公里,与彭山接壤,岷江之滨的太和镇。车子穿越喧嚣的街道,沿着宽阔的大道,缓缓驶入太和镇,只见这里是一个现代化气息很浓的小镇,然而,穿越这些现代化的房屋,在巷子的另外一边,看到的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只见几条带着古朴气息的老街顽强地屹立着,老街沿江而建,两旁的房屋低矮稀疏,随处都能看到飞龙走风的屋檐和原木家具。这些老房子历经了沧桑的岁月,显得有些陈旧了,但有心的太和人,并没有让它陈旧下去,而是每隔一定时间,他们都会对老房子进行集中的维修。
采访当天,恰逢太和镇赶集的日子,作为古时眉州最早建政之所在,太和虽不见昔日繁华,但街上来往的人特别多,摩肩擦踵,热闹依旧,到处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吆喝声,还有不少闲适的老人在各个茶铺、茶摊里喝茶、聊天,好一片热闹和谐的景象。

周勇《老家新颜2》,摄于太和镇永丰村
第二部分:最后的“水乡”记忆
太和的繁华和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在陆路交通还不是很方便的时候,宽阔的岷江穿境而过,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
太和镇作为水码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国十二年版《眉山县志》中就有“雷家嘴渡(太和镇境内)”的记载。
“解放前,岷江上下航行船只停泊雷家嘴,夏秋水涨时,便直抵太和镇。”太和镇工作人员牟君介绍,太和镇的水码头曾经是岷江水路上“日吞千担货,福禄万家人”的“小香港”,是远近闻名的物资集散地。在太和人氏叶福贵的纪实性著作《缤纷岁月》中,清晰地记录了主人翁对太和古镇的记忆,岷江的水源远流长,古镇吊脚楼连片,还有独具特色的风火墙,儿时的主人翁,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到江边嬉戏,也曾因为在江里救助同伴而身处险境,幸得好心船工相救;也还记得儿时,每逢赶集日,四邻八乡的小商小贩和外地的生意人把太和场围得水泄不通,他和小伙伴常常穿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吆喝声、争吵声,来到茶馆,在叶子烟和香烟以及水蒸气的云雾中蹭评书听。直到新时期,太和镇的陆路交通逐渐发达,水运优势逐渐被陆运优势所取代,这样的繁华景象才逐渐消失。

然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太和镇水码头,在岷江沿岸的水码头大部分都落寞了的情况下,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仍然是四川省岷江流域最大的水码头之一。
当然,位于岷江之滨的太和,和水有关的记忆远不止这些。在太和镇仙桥村还有着一处水碾遗址,只见水碾地上地下建筑均已经损毁,被杂草掩盖,但红沙石条石构筑的水碾卷拱水道、工作面基础尚存,还散存有部分碾头、石磨构件依然清晰可见。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宇春介绍,该水碾修建于清末,距今约150年,遗址保存尚属完整,为东坡区仅存的两座清代水碾遗址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在村民夏建中的记忆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碾还发挥着它的作用,村民们还时常到这里来打米、打猪草,甚至榨油,但随着水位的下降,水碾渐渐荒废,只可惜,一场无名的大火,烧毁了水碾上的建筑,也烧断了太和人与水为伴的生活。

崔宗喜《大动脉》,摄于太和镇四维村
第三部分:历史悠久溢酒香
太和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仅从史料可见,太和作为郡、县及镇(乡)政府所在地已经有了1600余年的历史。
太和镇的老百姓无需刻意寻找,在平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就能感受到它的厚重的文化底蕴,也许在某一处不起眼之地,就有着历经岁月沧桑的文物。杨宇春介绍,太和镇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轻轨建设文物调查时,太和镇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古遗址。
太和镇范围内的汉代墓葬资源非常丰富,仅在太和龙亭村就发现了两处集中的汉墓群。在轻轨建设和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单个的汉墓也时有发现。不仅如此,在永丰村,四川省考古院发现和发掘了唐宋遗址,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在“三普”中,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传说中的龙安铺遗址,至此,太和镇作为古眉州州府不仅有文献记载,更有了实物作证。
让人更意想不到的是,有着丰富文物资源的太和镇,还有着一处至今尚在运用的文物———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酒窖和古井。在古镇的街头,都能隐约嗅出酒的醇香,以为是谁携带的名酒被震裂了,随风飘入鼻,顺着酒香寻去,只见一处有着岁月痕迹的老酿酒厂。在酿酒厂的石碑上刻着德利源酒坊,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即有德利源酒坊,距今已有130余年历史,该酒坊现存百年以上的窖池19口、30年以上的窖池180口、清代古井一口。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酒厂参观,在酿造车间,工人们用铁锹掀起热气蒸腾的酒糟,醇香四溢,整齐排列的盛满五粮的窖池,如同一个个熟透了的馒头。
酒厂的负责人介绍,酒厂是浸润着三苏文化而不断发展的百年老店,它的酿造工艺是以苏东坡的《东坡酒经》为工艺指导。翻阅苏东坡留下的文集可以发现,苏东坡留下的300多首词,半数以上言及酒,可见酒对于文学艺术家的独特作用。不仅如此,苏轼还是酿酒高手,他先后在广东惠州制作“真一仙酒”和“桂酒”,在黄州制作“蜜酒”,在海南制作“天门冬酒”,在定州制作“中山松醪酒”。苏轼还讴歌酒,写有《蜜酒歌》、《真一酒歌》、《中山松醪赋》、《桂酒颂》等,他把情感与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融入酒中,并总结制酒经验写成《东坡酒经》,介绍制酒方法步骤。可见苏轼称得上是一代酿酒大师。
想必,遵循东坡先生的酿酒工艺,酿造出的酒必定“清香芬芳、尾净回甜”,有着独特的风格。漫步在古镇街头,恍惚回到了历史古远的清代年间,弥漫着酒香的太和盛景又回到眼前。(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