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片区开发“牛鼻子”下好资源配置“先手棋”

——以崇州基层实践为例剖析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片区发展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2-02-14 09:29:30编辑:黄成群


位于崇州白头镇大雨村的幸福里 本报记者魏麟潇摄

抓住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这个“牛鼻子”!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是我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乡村发展治理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原创性政革。自2019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省委将其作为事关乡村振兴和治蜀兴川全局的大事要事来抓。
在“前半篇”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省委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打破县域内行政区划和建制界限,按一定条件把若干乡镇(村)划为一个片区,以片区为单元、按镇村两级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2021年8月,省委作出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决策部署后,成都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成都市深化“乡村振兴走廊+城乡融合发展片区”规划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大城市带大农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作为全省试点区域的崇州市,目前已完成片区划分方案,形成了“1个城市核心+3个中心镇+25个中心村”的片区发展格局,盘活利用1271亩集体建设用地和79宗农村集体资产,乡村经济地理、集体经济等改革领域试点取得了良好成效。
片区发展,实现了1+1>2的发展效益。日前,本报记者前往崇州市相关镇、村蹲点采访,实地了解当地在乡村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能级提升、公共服务保障等领域进行的积极探索,剖析其发展历程和经验,以期借鉴。
“嫁女不嫁东关场,走拢东关哭一场。”
在距离东关场镇仅仅2公里的大雨村幸福里,61岁的村民谢玉莲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20多年前生活窘迫的情景。而现在,“很多周边的男孩都想来做上门女婿了。”
如今的幸福里,在湖边吃着火锅听着歌,在竹林下喝着清茶读点书,在体验馆里学一学竹编等非遗技艺,在会议中心讨论企业的发展规划,休闲之余还可以住民宿、体验乡村之趣……生态宜居,乡风淳朴,生活富足,交通便利,各类公共服务配套齐全,透视其背后的逻辑:这是成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秉持片区开发的理念。
空间规划:
以片区为单元实现资源配置最大效能
万事开头难。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首先需要破局的就是如何划片的问题。
“以白头片区为例,立足自然地理格局、人口流动趋势、产业发展基础等六大维度将白头、隆兴、道明、廖家、观胜划为一个片。”白头镇党委书记李铭剑指着规划图上划分出来的镇级片区告诉记者:“白头镇大雨村幸福里这个区域,我们把它作为农商文旅的核心板块,这一片区以重庆路为交通要道串联,以都市农业尤其是乡村休闲度假为主,每年春季的油菜花观赏季,成为成都的网红打卡地之一。”竹编产品、特色美食、林盘民宿、无根山健身绿道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
作为全省试点,崇州立足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片区资源禀赋,确定片区发展定位,引导公共资源配置优化和市场要素充分流动、合理聚集,推动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探索园区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模式,实现片区内一体化和片区间差异协同发展。4个镇级片区中,城市片区定位为高品质宜居宜业生活城区,羊马片区、白头片区、怀远片区3个镇级片区分别定位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地、都市农业产业园、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分区确定每个组团的功能定位和营城策略,实现各组团间有机联动、差异协同,推动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那么,白头片区的中心镇最初为什么选择白头镇?崇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华斌告诉记者,“综合考虑人口流向、产业发展、城镇化等因素来确定,包括目前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的空间承载、公共服务的配置以及宜居宜业等,关键是要划得下去,发展得起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
作为主管部门,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的划片原则是强调以经济区来统筹片区的各类资源。该局副局长曾九利向记者介绍,“通过把县域内地缘相近、交通相连、产业相关、人文相通的几个镇或几个村组建为一个个的片区,以经济联系为主线,在更大范围内对用地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提升乡村发展的均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为城乡融合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那么,为什么崇州是全省的试点呢?国土空间规划处处长董建华对此解释称:“崇州早在2019年就开始城乡融合发展规划试点,承接了全国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加上崇州的地形地貌‘四山一水五分田’,囊括了山地、丘陵、平原等成都所有的地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产业发展:
村落林盘共营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激活
农村产权有序流转交易、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激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坐在通过搬迁置换来的别墅小院门口,谢玉莲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账来:在大雨村幸福里林盘项目实施过程中,谢玉莲以宅基地及林盘共1360平方米面积置换,一是有两套均为120平方米的独栋小别墅;二是每年保底分红,按照每亩3000元计算,可分红6000元左右;三是在集中居住小区建成之后可分配两个农夫集市的摊位,这个摊位可以自营也可以出租;四是入股专业合作社,每股500元,谢家出了5000元购买了10股,去年5月开始分红,收入1300元,“今后每年都要分红呢”;五是在家门口打工,每月每人至少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
“不再当守着金山的叫花子,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思维视野的转变。”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党工委副书记杨军告诉记者,在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方面,把发源于崇州的“农业共营制”推而广之,就演变成为“村落林盘共营制”:以全国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为契机,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托管等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引入崇州名店——鲜道餐饮公司,植入美食餐饮、主题民宿、文创演艺等消费场景,实现“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共同发展——在这里,各类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的激活!
目前,崇州市已经完成23宗、145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实践点状用地、拼盘供地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推动“精明增长+精明收缩”,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1271亩。与此同时,开展全域镇村闲置资源资产分类梳理,形成办公用房、公共配套、经营资产、自然资源4大类213宗镇村“集体资产清单”,发布3批次共258项“机会清单”,初步探索构建了“国有公司+集体经济+合伙人”运营机制,打造了一批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大雨村3组的村民向桂英则准备参与规划中的下一个项目,“想自己做民宿,但最好政府有统一的规划,我们在这个范围内经营。”
基层治理:
开列“三张清单”探索城乡智慧治理体系
成都提出,实施镇(街道)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制度,加快构建镇(街道)“照清单履职、按清单办事、依清单问责”的高效能治理工作格局。
对于崇州来说,“事实上,我们就是要构建城乡社区的末梢治理体系。”华斌告诉记者,以执法为例,崇州整合了全域网格资源、执法队伍、治理力量,探索构建“市级大脑、镇(街道)中脑、村(社区)小脑、小区院落微脑”城乡智慧治理体系,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优服务、一张网格强治理”的格局。
“具体来说,就是对镇(街道)以职责任务清单压实依法履职的主体责任,以公共服务清单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办理,以属地责任清单织牢织密责任链条。再配套完善清单动态调整办法,以及监管问责、争议仲裁等办法,厘清镇(街道)和部门的职责边界。同时,着眼高效运用‘三张清单’,对镇(街道)日常履职情况实施‘靶向’精准监管,构建‘照清单履职、按清单办事、依清单问责’的职能精细化管理体系,促进镇(街道)依法主动全面履职。”
基层治理的关键落脚点在于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此,崇州整合了镇街窗口类、平台类、执法类机构,下沉住建、城管等6个部门361名执法人员力量,向15个镇街派驻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集中行使综合行政执法领域1525项处罚事项,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设立区域性社区治理中心3个,布局15个综合便民服务中心、11个分中心、172个便民服务室和5个社区工作站(区域站),下沉175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较改革之前增加133项,精准供给政务、生活、产业、群团“四大服务”,构建起高效便捷的15分钟公共服务圈。(记者 钟文 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