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游草堂,新春读杜诗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2-07 19:01:28编辑:刘婷婷
2022年2月7日,壬寅年正月初七,春寒料峭,红梅盛开,正是传统节日“人日”。由成都市文广旅局、青羊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青羊区文体旅局承办,四川银行支持的第十三届成都诗圣文化节——壬寅年“人日游草堂”文化活动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工部祠举办。

相传女娲捏泥造物时,在第七日造出了人类,故称正月初七为“人日”,又名“人胜日”“人辰”等。人日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日,这一节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的传统习俗与文化活动。戴人胜、赠花胜、食七宝羹、捞鱼生、送火神……或祈来年风调雨顺,或期新年步步高升,怀着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怀与敬畏,给予这一天最足的仪式感。
在古代,人日亦是吟诗作对的好日子。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是高适的惆怅,“今年人日与春并,人得春来喜气迎”是赵孟頫的欢欣。
而与这个节日联系最为紧密的,当属我们的诗圣杜甫。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
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人日两首(其二)杜甫
相较于其一表达对韶华逝去的无奈,杜甫所写的其二更为乐观,鼓励人们重振精神,激发斗志。此时此刻,读读杜甫的“人日诗”,再合适不过。
因为人日,杜甫与高适还有一段佳话。

高适曾题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句句肺腑之言,给了杜甫极大的慰藉;斯人逝后,杜甫也作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以寄哀思。二人隔着时空的互相唱和,令人感动,也为“人日”平添了几分风雅情怀。
后来,四川学政何绍基特在人日来到草堂祭拜诗圣,并题就“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一联,引得文人纷纷效仿,以至于初七人日进草堂凭吊诗圣,告慰先人的习俗从明清流传至今。这也是“人日游草堂”这一蓉城新春风俗的历史渊源。
1992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首倡恢复了“人日游草堂”活动,这一典雅庄重的文化活动,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受到了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推崇与喜爱,成为了成都最具社会影响力与传播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祭拜诗圣,凭吊先贤;吟诗唱和,赏梅祈福。以往每年的正月初七,草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观众们齐聚一堂,以圣人之言感悟文心,共传文脉。
2022年2月7日,立春后的草堂,柳染新色,树树花开。一年一度“人日游草堂”活动于草堂开启,观众们怀揣着敬爱之心走进了杜甫草堂,与春同归拜诗圣。
梅枝雅致,笔墨素净,一方小小桌案陈列在工部祠的诗圣像前,营造一派墨韵绵绵,文气悠悠的祭祀氛围。观众们纷纷上前,向诗圣鞠躬礼拜,献上一枝红梅,以表敬意。

“诗圣杜甫,继往开来,承上古雅正之义……”
朗朗读书声在工部祠前响起,寒假诗歌训练营的孩子们专注且认真。今年的寒假诗歌训练营特意安排在了正月初七,即“人日”,让孩子们一起了解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祭拜杜甫爷爷。
草堂小小讲解员们还自发扮演起人日福娃为观众们送福,热心地给大家讲解“人日游草堂”的由来,好不热闹。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以及阿来、谢季筠、刘云泉、周裕锴、周啸天、祁和晖、谭继和、梁平、张景岳、秦天柱等一众学者、书画家、作家、诗人也自行来到工部祠里,虔诚地为杜甫献上一枝梅花。
刘洪谈道,“人日游草堂”习俗历史悠久,祭拜诗圣仪式是后人表达对先贤尊崇的一种方式。通过今日的活动传承传统文化,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亲近和了解传统文化。
阿来表示:“人日走进草堂拜诗圣是对成都文化的溯源以及对杜甫诗歌精神的向往,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这个传统。”

“人日游草堂”这一传统,早已深深扎根在老成都人的心里。一位每年必赴“拜圣”之约的老人表示:“虽然这两年不像之前那么隆重,但人日这天来草堂看看杜甫,是春节里面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因为他始终心系我们老百姓,就应该得到我们的敬重。”
今天,也有不少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结伴游草堂,感受文化传承。一位妈妈还带着自己五岁左右的娃娃,在工部祠里一起敬拜杜甫,“平时就喜欢为他讲讲中国古诗词,今天特意带来拜下诗圣,在诗意氛围中,让小孩子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人日游草堂”祭拜活动,是对杜高二人真挚友情的唱诵,是对圣贤的缅怀,是对中华传统文脉精神的传承,是对华夏民族优良美德的弘扬。
诗圣那忧民思想与家国情怀的光辉永远照耀着我们,让我们得以在人日这天,从杜诗里求得内心的安宁,唤起那份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热爱之情。(叶明超 本文图片来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