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法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2-01-17 09:21:37编辑:付仁录

成都推进农产品与电商结合,助果农增收。图为正在打包待运的鲜果。本报资料图片

开栏语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成都孜孜以求的目标。一年来,成都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在市民关切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交通、住房和环保等领域持续用力,努力把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做到市民心坎上。
民生实事效果好不好,关键是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即日起,本报记者将通过实地探访和面对面采访,看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带给城市和市民怎样的变化,敬请关注。
最近,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村民赵平成天乐呵呵的,“除了按月拿到手的工资,我还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很快就可以参与村集体分红。”原来,村里引入资本打造“林盘+现代农业、主题院落、文化创意”特色场景,像赵平这样的村民,不仅将分配安置房,参与项目分红,还能就近务工。
庙湾村村民创收增收之路,折射着全市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的阶段性成果。“预计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万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万元,增长9.5%。”成都市发改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自工程启动以来,成都研究出台《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2021—2025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专项推进组工作机制,梳理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责任、项目、机会三张清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项项务实的举措,正让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做好加法
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身着汉服,推销茶叶和茶具……网红茶艺主播张丽萍曾是一家咖啡厅的经营者,“出于对茶艺的兴趣,我参加了金牛区茶艺师网络主播培训,现在我不仅能从事自己更喜欢的事业,收入也进一步增加了。”
不仅张丽萍,自2020年创新立项“茶艺师网络主播”项目以来,金牛区已培养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茶艺师主播170余人,不仅带动该区茶产业营收增长,主播们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新型经营主体,金牛的探索绝非个例。近年来,成都大力实施成都工匠培育计划,夯实推动成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支撑……一项项稳就业、促就业措施落地开花,就业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4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1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与此同时,成都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经济生态,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经营性收入持续提升。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新增45.94万户、上市境内外公司21家,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2家,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三。
“我们还努力盘活闲置资产,不断开拓富民增收新路子,持续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成都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等资源1647宗,有效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盘活租赁住房8.69万套,发挥了房屋租赁增收功能。“2021年成都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共399家,管理基金产品1132只,管理规模共计1662.09亿元,优质财富管理产品供给有效增加。”
做好减法
减轻居民生活负担
居民的“钱袋子”,是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保障,做好加法,让它鼓起来,是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的应有之义,同样重要的,则是做好减法,防止“钱袋子”瘪下去。
“自从有了‘长照险’,我们家庭的负担更轻了。”新津区居民张明(化名)家有位亲属,因患先天性疾病,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我们家庭照护的压力真是特别重。”
2021年1月,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纳入了“长照险”保障范围,为他们家带来了曙光。通过评估,该亲属被确定为重度失能2级,从此每月可享受722元的长照险待遇,家属还可免费参加居家照护服务规范化培训,“这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我们的照护水平,让我们能更好照顾家里人。”
放眼全市,“长照险”带来的帮助已覆盖1446.46余万参保人,为全国试点城市中最多,累计支付95.19万人次、共10.19亿元。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成都同样在处理工资拖欠上着力。了解到青白江一家公司因债务情况无法支付员工工资,600余位员工受到影响,该区迅速组织开展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动化解工作。2021年5月,该公司全部支付了职工工资、社保、经济补偿共计7000余万元。
民生保障,是建构幸福指数的底层支撑。据介绍,过去的一年,成都面向全市低保等重点人群发放补助12.94亿元。首批7个罕见病突破性治疗创新药品纳入保障范围,为全国最多。同时,推进根治欠薪工作,为16.42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等待遇10.81亿元;调整公积金最新缴存基数上限为2.54万元,增加缴存额约40亿元……
居民收入,与居民幸福感息息相关。前不久,成都再次登顶“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这背后,与成都市民“钱袋子”鼓起来也不无关系。(唐小未 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