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沙湾区:党建红“点绿成金”创造产业振兴“石缝经济”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4-12 11:41:13 编辑:王卫东 点击:
乐山市沙湾区绿化村位于沙湾区东部,全村地貌80%以上为喀斯特地貌,不适宜庄稼种植,耕地面积仅有2000多亩,山险地薄,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落后,村民主要种植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作物,当地有民谣“有女不嫁封顶山,嫁了眼泪要哭干”,封顶山便坐落于绿化村。但2021年的绿化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以上,短短几年之间,全村发展水平便上了新的台阶,创造了喀斯特地貌上的“石缝经济”奇迹,奇迹出现的关键要素,便是党建引领下,组织搭桥,产业唱戏的联动成果,更是主打佛手柑产业发展的硕果。
荒山变“金山”,村民致富“有道”。“绿化村水土、光照、空气、湿度等自然和气候条件,是种植中药材的绝好之地,特别是种佛手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15年底,佛手柑种植业主廖万夫在绿化村成立蜀景苑生态观光农场,流转第一批土地种植佛手柑500余亩。蜀景苑生态观光农场成立后随即注册了乐山市沙湾区佛手柑产业协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农场连片规模种植为引导,吸收周边群众入会共同发展,农场负责提供种子、肥料、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指导,与贫困户或农户签订回收协议,按照常规保底价格收购,与广大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发展。
经过近5年发展,蜀景苑生态观光农场已建成佛手柑种苗繁育基地120亩,种植佛手柑8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发展佛手柑10000余亩,成为全省最大的佛手柑种植基地。已注册商标21个,成功申报国家专利1项,正在积极申报“沙湾川佛手”国家地理标志。
产业联农带农,乡村振兴“有望”。农场所产佛手柑干片有效药用成分远高于国家标准,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要求,且无重金属污染。农场目前与扬子江制药、修正药业、广东佛山中胜药业、四川天基药业等制药集团签订了长期供货战略协议,产品供不应求。
通过沙湾区委组织部牵线搭桥,不断深化产业校地合作,积极与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中医科学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和产品研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2019年5月,全国首个村级博士工作站在蜀景苑生态观光农场挂牌成立,供职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7名博士围绕佛手柑提质加工、产品研发进行技术示范与科研试验,同时为全镇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出谋划策,为实现产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博士工作站的支持下,农场佛手柑酒、佛手柑茶、佛手柑面膜等食品、化妆品衍生产品及药用、保健用产品的研发已有初期成果。
通过党建引领,基层党委和党组织共同发力,蜀景苑生态观光农场充分发挥佛手柑产业基地联农带农作用,建立和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支持贫困户和返乡农民工参与佛手柑种植,并无偿提供种植、管理技术指导,做到随叫随到、及时上门服务,以实际行动带动太平镇和周边镇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贫困户脱贫致富。
从助农脱贫到带农奔康。绿化村始终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带动群众增收”理念的,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和村社及时成立佛手柑协会,组织农户通过土地、劳动力、资产等入会,优先照顾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农民增加了土地租金、务工工资、销售红利等收入。针对基地周边的贫困群众、残疾人,农场和加工基地累计常态化提供就业岗位近1200个,通过在园区从事除草、采摘、修枝、培土、灌溉、清洗等工作,人均每年可增收近2万元。
同时,企业也大力加强本土人才教育培训,指导农场编纂《佛手柑种植管理技术规范》,每年定期开展技术培训300余次,累计指导培训农户3000余户。
引导周边贫困群众、残疾人务工就业,目前农场和加工基地共向周边脱贫户、残疾人常态化提供就业岗位近1200个,务工贫困群众人均每年可增收近2万元,带动农民脱贫增收效果显著。推出“订单收购+分红”及“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等模式,不断提振种植户发展信心。
还将建设佛手柑果酒厂、佛手柑产品展示厅、佛手柑化妆品厂、佛手柑食品厂、佛手柑制药厂、佛手柑养生医院6大精深加工项目,全面开放佛手柑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发挥佛手柑春季、夏季、秋季开花结果优势,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采摘体验、购买商品、品尝美食等,通过中药材“园区+景区+民俗”联动发展乡村旅游,建成全省最大特色中药材观光旅游基地。(沙湾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