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应立足本职岗位 积极履职尽责

四川甘洛《队伍建设 基层之声》系列(八)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5-10 05:36:00 编辑:吕纪元
通过聆听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九位基层代表的发言,笔者认为,如何在新形势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勤奋拼搏,为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如何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使自身也得到提高、成长和进步值得我们每一位基层领导和干部去深思。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一个人能走多远,心的志向决定了脚的方向。当好一名基层干部,不仅要有投身基层的勇气,更要有扎根一线的决心和毅力。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艰苦的基层一线就是年轻人磨练意志、增长本领最好的训练基地,我们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融合起来,在岗位上积极上进、奋力拼搏、履职尽责,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正如石油工人王尚典,纵使意外失去大拇指,但为了能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他怀揣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艰苦的恢复训练以及夜以继日的不断努力,他研究出几十项创新成果。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新市坝镇的基层干部们,在面对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迎难而上,在开展突发性较强的疫情防控工作时,全镇职工联合社区常职干部等90余人,成立10个疫苗接种社区入户摸排小组,重点针对5个社区进行全覆盖再摸排,通过短短一周的突击摸排工作,核实5个社区县内累计疫苗总接种人数1.4万余人,针对五个社区协调联动、多措并举,扎实做好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力筑牢了疫情防控防线,上能同时对接多个上级部门,下能全天奋战在防控一线,发挥了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天下事必做于细”,基层干部不仅要注重大战略,也要关注小细节,不但有“谋大事”的能力,还要有“办小事”的热情,始终跟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老百姓从具体工作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党的为民情怀。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甘洛民众来说,一次的交通出行,一次生病后医疗,孩子一学期的上学,甚至一顿饭都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这些小事体验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而且关系到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大学生村官李洪亮通过了解群众需求并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虾稻共作”产业,并推动打造当地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积极带领百姓们增收致富。而新市坝镇的基层干部们,在看到了当地百姓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后,为积极满足群众诉求,造福当地百姓生活,避免产业基础薄弱导致乡村人口流失,新市坝镇镇村两级干部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村支部+合作社+农户”三合一的新形式,积极打造拉尔村1300亩李子产业管护项目,实施产业盘活,解决了疫情形势下村民外出就业的难处,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改善了村容村貌,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三是要坚持创新引领。一叶知秋,开展基层工作时,既要服从战略布局,还要研究战术安排,更要在“一兵一卒、一刀一枪”上下功夫、求创新。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下,要想追求颠覆性的创新无异于天方夜谭,“微创新”似乎更贴近实际。面对基层工作,要积极培养“见微知著”的工作方法,善于在群众意见中发现决策正偏,在具体问题中洞见决策对错,在具体落实中体会执行畅堵,在细枝末节中感知成效大小,通过细节观察全局、调整全局、改善全局,努力形成破解瓶颈、突破重点、推动全局的“蝴蝶效应”,坚持将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达到“1+1>2”的效果。高级技师王晓菲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同事一起研究创造了“紧密纺绕皮辊斜接头操作法”,正是由于她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决心,让纺织业这门传统产业在一间间普通的车间里熠熠生辉。而河东新区的开发建设,也让一系列难题涌现在了新市坝镇的基层干部眼前:如何让老百姓们愿意把土地转让出来呢?如何能兼顾每个老百姓的利益呢?如何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呢?面对这一列难题,新市坝镇的镇村两级干部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商讨,融合众人的智慧,积极探讨创新拆迁安置方式,最终决定采取先安置再拆迁的模式,农民们不用交一分钱,就能住上新房,生活收益得到切实保障,顺利完成了河东新区208户497套住房的分配工作,河东新区因此也获得了“拆迁安置先进示范点”的称号。
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履职尽责的方式多种多样,出发点均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因此,要想多角度、多方式地造福群众、履职尽责,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工作地生活的主流和支流,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文:杨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