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笔记本的“味道”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飞史物会说话》系列报道(一)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3-28 10:41:17 编辑:吕纪元
序: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就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作出重大部署。为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特打造《腾飞史物会说话》专栏,深入挖掘中心史物背后的红色故事,激励航天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向着更高更远的太空不断迈进。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有着这样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段向天图强、热血沸腾的历史。
就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细品泛黄笔记本的“味道”。
1970年,一支神秘的队伍从“两弹一星”发源地出征,奔赴川西大凉山,建起了现如今举世闻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两弹一星”航天人建造,也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者。
那一年,首颗中国人造卫星遨游寰宇,东方红乐曲声震九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昌发射场破图动工,周恩来总理要求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1972年完成西昌发射场及配套工程的建设。
发射场建设的第一步是实现“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这是新场区建设的关键。“三通一平”是基础工程:路不通,一切装备器材、设备就不能运上去;水、电不通,就无法施工,人员也无法生活;场地不平,工业项目也无法上马。
而当时工程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在安宁河上架起一座“通天桥”。
安宁河,不安宁。由于它河床较高,每逢雨季,每逢雨季,时常山洪咆哮、祸及四野。安宁河就这样流淌了上千年,它像一把明晃晃的利刃,斩断了山里山外的联系。
1970年12月16日,工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一定要抢在1971年4月底雨季到来前修好大桥。27日,建设安宁河大桥的战斗正式打响。三千多名航天工作者昂首挺胸,列队成行,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安宁河南岸的河滩上,面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集体宣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大干100天,定让大桥成!”现场喊声阵阵,战鼓咚咚,红旗猎猎,标语飘飘。“战天斗地建三线,敢教日月换新天”“宁肯少活20年,定叫工程提前完”等口号声响彻安宁河畔,震撼大凉山谷,西昌航天人誓要在大山深处搭起一座通往太空的“天梯”。
1971年3月24日,经过航天人历时87天的艰苦奋战,安宁河公路大桥比预定日期提前1个月胜利完成。一座长159米的三孔悬链式拱桥横跨安宁河上,为西昌发射场建设献上了一份奠基礼。为了继承昔日红军长征精神,同时也为了表示西昌航天人远征太空的雄心,人们为大桥取了一个富有寓意的名字:“长征桥”。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这首流传至今的歌谣,正是对当年中心奋斗者艰苦生活的最生动写照。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伴随着“长征桥”的通车,西昌航天人也正式打响了西昌发射场开工建设的战斗,这座“月亮城”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向着新的航天奇迹大步迈进。
“笔记本记录着追梦奋斗的历史,建造‘长征桥’,也是西昌航天精神的一种象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史料办主任吕娜表示,“1935年,中央红军在四川凉山地区召开‘礼州会议’,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正式提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征’一词。35年后的1970年,一支创业大军怀揣航天报国、航天强国初心使命,在‘长征’一词诞生地,续写着中国航天新长征的时代篇章。”(黄国畅 胡煦劼 刘常连 赵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