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岳池:围绕“135”工作思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3-11 16:28:42 编辑:陈蓉 点击:
岳池县围绕“135”工作思路抓好“三农”工作。“1”即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为统筹,“3”即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攻坚三大行动,“5”即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项举措。奋力实现农业稳面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3月11日,阳光明媚、春风拂面,一股油菜花香扑鼻而来。笔者在位于岳池县苟角镇现代农业园看到田间地头一片繁忙、一副热火的生产场景,这只是岳池县“大闹春耕”的一个缩影。
苟角镇党委书记邓新南介绍:“园区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目前已发展稻+鱼、鸭、鳝种养结合3000亩,计划新增2000亩;园区稻油轮作示范区,面积5000亩,主要种植水稻和富硒油菜、油蔬两用油菜、双低油菜、彩色油菜等特色油菜;熊家河园区段长1.69公里,我们整合了苟角镇城镇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700万,对河流进行除杂清淤,建设游步道生态护岸,使其兼具蓄水保灌、排水防洪的作用和观赏性,为将来农旅融合发展作铺垫。目前该园区一期建设总面积1.2万亩,涉及苟角镇6个村4747户1.2万人。规划建成“一园三片五中心”。去年,园区实现总产值2.3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先后获四川省广安市科普基地、四川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地、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在中国川菜地道食材基地·粮油现代农业园区1号大棚,主要育有水稻、蔬菜苗,面积约3亩,共46个苗床,每个苗床可放置234盘,苗期40—45天,预计3月底、4月初开始移栽,可种植1000余亩。2号大棚,主要推行无土栽培,智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承担优质品种试验选优以及部分品种的生产种植,棚内现在主要栽培有生菜、芹菜、甘蓝、花菜、油麦菜等。
据了解,园区成立川菜地道食材发展中心和四川黍本道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园区建设规划、行政管理及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生产经营实行“六统一”;园区经营所得利润按照“631”比例进行分红,其中农户6成、国有企业3成、村集体1成,调动了各方积极性。
当天,苟角镇书法传承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苟角镇书法院院长曾庆中带大家参观了家中展示的一幅幅书法艺术作品,并现场书写了书法作品。苟角书法分会坚持开展义务书写赠送春联,举办书法展览,送书法进校园、进农家、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为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岳池县已形成6大产农业现代化业空间布局,包括以生猪、藤椒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以粮油、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粮油药材融合发展示范区,以蔬菜、水果为主导产业的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区,以粮油、蔬菜为主导产业的乡村休闲智慧旅游示范区、以粮油、加工物流为主导产业的农产品贸易物流示范区,以粮油、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川渝毗邻高效农业合作示范区。
2022年,岳池县认真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有序开展大春生产,实现满栽满插、应种尽种。全年计划播种面积112.43万亩,总产50万吨以上,其中大春粮食计划播种面积103.58万亩,总产47.5595万吨,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3.87万亩、产量增加1.5682万吨。(蒋曦 陈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