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平武:回收再利用 废弃秸秆成了“香饽饽”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8-24 11:13:52 编辑:余淑萍 点击:
曾经,玉米、稻谷、油菜等农作物的秸秆多用作柴火做饭,抑或是就地焚烧,对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近年来,平武县古城镇积极探索秸秆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
8月23日,在古城镇阳南村槐树坪,46岁的村民王国锐将放倒的玉米秸秆装上三轮车,准备拉回作为村集体经济饲料进行利用。
“如今秸秆有用处了,空气也清新了,还能产生效益,真是一举多得。”王国锐介绍说,以前将秸秆晒干后拿来煮饭,后来路通了,有了电、天然气后,秸秆就渐渐没人要了,基本上都在地里烧了。近年来,村里通过“大喇叭”宣传秸秆禁烧,还通过村民小组会议、农民夜校等帮助村民算好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账、增收账和生态账。
过磅除皮、算账领钱……王国锐和其他农户一样,将秸秆运到古城镇阳南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肉牛养殖厂,现场就获得了收益。
“我们将本地的玉米秸秆、稻草秸秆和酒糟混合成饲料来喂肉牛,牛肯吃,对肉质的改良效果也好。”平武县古城镇阳南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肉牛养殖厂负责人王国强表示,目前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预计在年底出栏49头,按目前的行情销售额达102.9万元,纯利润在11.76万元左右。据了解,阳南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肉牛养殖厂需要玉米秸秆、稻草秸秆和酒糟等,已收购了30余吨玉米秸秆,预计今年能够收到150吨左右。这样既解决了老百姓的秸秆处理难问题,也解决了农场喂料问题。
这只是古城镇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为有效解决秸秆乱堆乱放,防止秸秆露天焚烧,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古城镇实施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分别在建新村、阳南村、火炬村三个村建立收贮站,积极构建“组有堆放点,村有收贮站,镇有收贮中心”的收储体系,实现了镇内全域集中处理,有效解决了秸秆乱堆乱放和肆意焚烧问题。同时,该镇动员农户与养殖场合作,采取青贮、黄贮等方式饲料化处理秸秆,以水稻、玉米秸秆作为羊肚菌等食用菌生长覆料,食用菌长成采摘后,秸秆就地腐化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形成“秸秆-食用菌-有机肥”的生态循环利用。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城镇作为平武县的农业大镇,大春种植玉米22000亩,水稻327.02亩,薯类、豆类、蔬菜等4513.47亩;小春种植小麦500亩,油菜24000亩,荞麦、蔬菜等2340.49亩,秸秆的生态化处理一直是困扰该镇绿色发展的一道难题。该镇党委书记刘存树表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着眼“把实事办实、将好事做好”这一原则,改变思路由禁转疏,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其中,2000余亩玉米秸秆和327.02亩水稻秸秆用作青饲料回收利用,300吨秸秆作为燃料进行二次利用,7万吨秸秆实现了还田再利用,环保效能大大提升。”
平武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大对古城镇等地秸秆综合利用成效的宣传,坚持“疏堵结合”原则,进一步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科技支撑等体系建设力度,将以农作物秸秆就地覆盖还田肥料化、家庭炊事能源化、喂养牲畜饲料化利用为主,种植食用菌基料化、编制工艺原料化利用为辅,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杨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