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长虹集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在绵工业总产值预计167亿元,同比增长12.5%;九洲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十年来新高,实现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31.8%;科发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作为绵阳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今年以来,绵阳市国资国企抢抓政策机遇,拓市场、抢订单、忙生产,奋力冲刺上半年“双过半”。
近段时间,中央、省、市就稳住经济大盘密集作出了系列安排部署。6月7日召开的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对全市国资国企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安排部署。近日,市国资委制定出台“八条措施”,从支持筹资融资、项目投资、聚才引智、纾困解难、对上争取、专业培训、扶微助小、容错纠错等方面,出实招、解难题,激励支持国有企业稳增长。
服务稳增长就是服务大局,国有企业更是责无旁贷。今年以来,全市国资系统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稳定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围绕全市中心大局精准施策,聚焦主责主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好“压舱石”作用。
从抓生产经营入手,市国资委扎实推进效益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分析和挖掘企业增长点,督促帮助企业落实年度经营发展目标,特别是督导长虹、九洲等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抓生产,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行,冲刺“双过半”,力保市属国企稳中求进。
抓项目促投资,国有企业推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的同时,抢抓中央允许“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机遇,用好国省稳经济等政策,加快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既为全市稳增长、奠基长远作贡献,又抓住机会推动自身转型发展。今年市属国有企业全年计划实施各类项目611个、年度计划总投资253.57亿元,1-4月,累计完成投资81.59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32.18%。
进企业、听意见、解难题、促改革、谋发展……全市国资系统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开展指导企业改革发展、化解重大问题“两深入行动”,深入国企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在改革发展、生产经营、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强化服务协调、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发力,分析研究破解之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国企改革发展。
全市国资国企在确保“稳增长”的同时,“真金白银”助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发展壮大。预计2022年市本级国有企业减免3个月房租总额将达到7296.06万元。长虹集团加强企业间协同合作,引进上下游合作伙伴,持续缩短采购周期,抢抓中欧班列资源,切换铁路发运超200个货柜;科发集团成立纾困助企工作专班,统筹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减免租金超330万元,通过调整园区电价预计全年用户节约电费约90万元;公交集团累计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租赁费用460万元。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期,在全面实施87项改革任务基础上,市国资委建立专班机制,运用“政策包”“工具箱”,围绕市场化改革、瘦身健体、激发企业活力等改革重点任务,会商研究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重要问题和制度创新问题,“一企一策”推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成势见效,不断放大改革效应、释放改革红利。
国有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也是改革创新的“排头兵”。2021年,全市国有经济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40%;市属国有企业投入研发资金48亿元,新建国省级创新平台8家,获得专利1773项。
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国资国企将聚焦“稳经营、促投资、防风险”工作,紧盯基础设施投资、产业项目、创新项目,组织企业项目投资工作专班,支持、协调市属企业省市重点项目、“两大攻坚”项目建设,全力抓项目促投资;组织企业经营稳底盘工作专班,“一企一策”穿透式监管服务,帮助支持国企稳市场、抓订单、保供销、强管理、防风险,力保营收、产值、利润增长;深入市属企业、项目工地,开展企业稳经营底盘“面对面”行动、国企重大问题攻坚行动,认真解决企业问题,调度研判经济形势,稳住国有经济大盘。(绵报融媒记者 黄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