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 变身“马路专家” ——读博士、搞发明、做研究,技术流交巡警王辉的开挂人生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1-10 15:30:53编辑:渝轩
他用一套系统的数据模型来计算“让行”政策对行人、车辆的行进欲望和行进速度的影响;
发现公交车上下客关门时存在安全隐患,他尝试设计一套不容易夹到人的关门系统;
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无牌,他从车型上的特点找到嫌疑人
……
这是一位博士交巡警扎根一线的丰硕成果。
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事故处理与预防大队民警王辉,他拥有长安大学交通运输与规划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线交巡警中的最高学历。从警11年,他一直扎根在“最前方”,仅处理伤亡事故便多达3000多起。他用学霸的思维进行总结、计算,运用一线执勤了解的情况,发表5篇论文并被SCI等期刊录用,还取得个人专利6项,亲自参与设计改造交通设施60多处,消除隐患52起。
“马路是我的‘研究给养站’”在王辉看来,扎根一线,乐在其中。只有在一线和人车打交道,才能让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民、受益于民。

事故处理人 每一起伤人事故,他都要追根溯源
1月8日上午,江北区盘溪附近发生一起行人受伤事故。接到报警,王辉带着同事迅速赶到现场。在对撞击地点、肇事摩托车拍照取证后,王辉拉出一根很长的软尺,丈量撞击点与摩托车最终翻倒地点的距离,进而又仔细查看公路上留下的刹车痕迹。
这几乎是王辉每一次勘察现场时的必须步骤,他解释说,通过现场多个重点位置的距离,可以通过模型计算出例如当时的车速,肇事人是否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等信息,进一步还原现场的场景,从而更为精确地确定责任的划分。当然,他们还需要对事发周边环境、事故车辆、出行线路、当事人及证人走访调查工作。
“这里要尽快设立人行横道。”王辉说,事发地没有人行横道,伤者横穿马路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询问周边居民,大家竟表示:过街天桥太远,赶急时只有横穿马路。王辉第一时间将情况进行了记录,他们将向相关部门反馈情况,尽快在此增设人行横道。
每一次处理事故,王辉的习惯都是尽量找出真正的原因,在职权和自己具备知识的范畴中,尽量地解决“原因”。“避免事故的发生,才是最重要的。”
王辉介绍说,2021年江北区交通事故中,行人事故占总事故量的40.6%,而行人作为交通系统中的弱势群体,在事故中受到的伤害程度远高于其他交通参与者。所以要避免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便要为“行人”这个群体创造更为安全的交通环境。
于是,他统计分析江北区8年来发生的1000余起一般程序交通事故,通过数据整理、归纳总结、数学分析,撰写出《江北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究报告》,通过对事故发生特征、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交通设施改造、交通组织规划管理、交通勤务工作、交通违法查处、重点车型整治、驾驶人安全教育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成为江北区交安办事故预防工作重要参考资料。
他还参与改造、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20次,整治并消除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事故黑点、安全隐患52处,改造完善海尔路、北滨二路、北滨一路、建新东路、金源路、长安大道等100余公里路段道路设施。

马路发明家 执勤给他灵感,写论文搞发明
对于事故的分析,王辉所做的远不止如此。
几年前,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开始实施斑马线礼让行人的政策。部分城市甚至提前进行了试点推行。这让长期在一线从事事故处理工作的王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礼让行人的政策对行人横穿街道时,究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或许进行研究和统计,更能说明问题。
于是,他针对某大型省会城市 2016-2019 年期间的“车让人”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跟踪与统计,并设计了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了政策执行力度为无、强和弱时的人与车的交互特性。通过对行人被让行比例、行人等待时间、行人等待比例、临界间隙、车辆速度以及行人速度分析发现,随着“车让人”政策执行力度的增强,行人的被让行比例显著增高。行人的等待时间在政策执行力度强时最短,政策执行力度“无”时等待时间最长。车辆的速度与政策力度呈现一种反比关系,政策执行力度越强,车辆速度越低。
“车让人”政策执行进入稳定期后,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行人过街意图,他建立了有、无斑马线时行人过街意图识别模型,通过对比有、无斑马线情况下行人过街意图表征参数集发现,有、无斑马线时参数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有斑马线的情况下,行人受到礼让政策因素的影响,行人过街特性与无斑马线时的过街特性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此外,行人的性别和年龄也会影响行人过街特性。
论证过程比较复杂,就不一一赘述,总的来说,他的研究为交通管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依据、为车载行人预警系统、自动驾驶系统与行人交互模型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有些事情虽然不归交巡警管,但只要关乎道路交通安全,我就会去研究。”王辉有时候也会“不务正业”,他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公交车停靠站时,公交车门有时会发生关闭不当卡人致乘客受伤的情况,于是,他利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撰写论文《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公交车门运动状态监测系统》。
他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公交车门运动状态监测系统,采用车门位置传感器以及车门开关传感器,采集车门运动过程中车门位置与时间对应关系,并对车门运动过程中车门实时位置与拟合函数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车门是否卡住乘员。
“说人话,利用的是类似于电梯门的机制,但电梯多采用的是红外线传感器,而我设计的是超声波传感器,按照这个设计,精度会更高一些。”王辉这样解释,他的研究还包括,取得带指示灯的隔离墩、车辆前方运动状态追踪预测装置及其预测方法等五项实用新型专利。

逃逸者克星 无牌照车辆,他20小时锁定
王辉还将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能力,体现在了追踪肇事逃逸嫌疑人的过程中。
他曾作为专案组骨干成员参与处理一起肇事逃逸案件。案发时是清晨5点多,一辆汽车将行人撞倒后,行人又被另一辆汽车碾压。但碾压行人的后车并未留在现场,而是驾车离开。
王辉在现场勘查中,发现该事故内情复杂。肇事驾驶员驾车逃逸,涉嫌交通肇事罪。但现场线索少、涉事车辆是一辆无牌车。
“没有车牌怎么找,从车辆的特征出发。”王辉说,从监控视频中,他和同事们确定了这辆车的车型,随后迅速联系到厂家和销售商,对近期销售的车辆进行排查,但很快厂商回复,该车型已经停产已久,市面上早已经没有销售。
于是,王辉又将目光锁定到二手车上,他和同事联系车管部门,排查了所有近期交易的该车型二手车。最后确定了一辆疑似的肇事车辆,联系车主后,对于对当天的行程予以了否认。
于是,王辉开始走访建筑工地、商家及物业200余人次,了解当天具体情况,随后又成功联系到当天车上的乘客,根据乘客提供的信息,他们成功锁定肇事车辆及嫌疑人,并连夜追踪200公里至四川省达州市。在当地公安机关配合下,成功查获逃逸车辆,抓获犯罪嫌疑人,仅用20小时就快速破案。
“我们还需要法医的报告,才能精确地划分责任。”王辉说,根据调查,第一辆车在撞击伤者以后,作为后车,第二辆肇事车辆的驾驶员根本没有反应时间进行闪避。如果他及时留在现场展开营救、配合调查,责任将大大减轻。然而,选择逃逸情况则大为不同,他不仅要承担相应责任,保险公司会拒绝赔偿。
“读书时是学霸,当交巡警也是技术流。”事故处理与预防大队民警常山说,这是同事们对王辉的评价。运用自身所学来处理工作中的复杂情况,王辉已经做过很多“经典范例”。
但王辉认为,交通事故处理并不仅仅是技术与知识,它正成为社会各类矛盾的集中点,事故民警办理的每一起案件的处理结果都有可能影响到一个甚至多个家庭的幸福。有同理心,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往往才更重要。
人物简介:
王辉,男,37,中共党员,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2010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督,现为江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事故处理及预防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从警11年来,王辉从事过秩序管理、外勤、事故处理等工作,处理伤亡事故3000余起,工作以来有5篇论文被SCI等高水平期刊录用,取得个人专利6项,改造交通设施60处,消除交通安全隐患52起,显著提高行车秩序,大幅减少交通事故,取得良好社会效益。(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