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河北雄安落下帷幕。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由巴中市文化馆与巴州区联合打造的四川扬琴《蜀道》喜获第十九届群星奖。据悉,四川共有7件作品入围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巴中四川扬琴《蜀道》、舞蹈《打亲家》《就爱那片田》等3件作品参与角逐。最终,四川扬琴《蜀道》在全国28个曲艺决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了全国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群星奖。这是四川巴中自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巴中首次获得群星奖。
“群星奖”是全国群众文艺最高奖,每三年举办一届。今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本届群星奖决赛分别在浙江、宁夏、天津、河北举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合唱六个门类,经省市、部委选拔推荐,全国共有145件作品入围决赛,最终每个类别评出5件获奖作品、共计30个群星奖。四川扬琴《蜀道》凭借独特的创意、鲜明的主题、精巧的构思、精湛的演绎、典雅的风格成功获奖。
四川扬琴《蜀道》由秦渊、刘培蓉作词,向胜、杨美作曲,夏铭锺、杨娜担任主唱。作品以李白的《蜀道难》为切入点,通过时空穿越,让李白与现代巴女同框对话,既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彰显现实意义,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心头一震,从道路的不同到思路的不同、从蜀道的变化到世道的变化,通过对比,艺术地彰显了今天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热情歌颂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新时代,让新时代的蜀道具有宏大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
四川扬琴《蜀道》紧紧抓住坐地传情、长于叙事、风格尚雅的特点,通过既有对比又有机统一的音乐风格塑造了“李白”和“巴女”的艺术形象,在传统四川扬琴大调、月调的基础上使用了现代音乐元素,既实现了“李白”与“巴女”的艺术性格对比,又在总体风格上把握了平衡,整个作品典雅清新,充满诗情画意,富于想象,在俗中求雅,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巴中群文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自觉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立足时代,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传承中创新,在创作中磨练,在参赛中成长,不断攀爬群众文艺的高峰,用文艺作品向时代献礼,在全国最高的舞台上展示了巴中群文发展取得的硕果,展示了巴中群文的风采。
四川扬琴《蜀道》亮点和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主题深刻。从道路的不同到思路的不同、从蜀道的变化到世道的变化,通过对比,艺术地彰显了今天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热情歌颂伟大的党和伟大的时代——让新时代的蜀道具有宏大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
二是古今同框。作品通过时空穿越,让李白与现代巴女同框对话,古今同框,既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彰显现实意义,同时让观众具有新鲜感——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心头一震。
三是雅俗融合。四川扬琴具有坐地传情、长于叙事、风格尚雅的三个特色,因此在文本写作上紧紧把握住这三个特色。由于作品是古今同框对话,因此在“坐地传情”的把握上,为了抓住观众,文本叙事从一开头就具有了带入感——让观众毫无违和感地直接进入故事情节中——从观众的视角看,该作品开门见山,直接“跳进”故事情节;从叙事的内容和方式上看,李白带着观众直接“跳进”历史,现代巴女带着观众“跳出”历史直接“跳进”现实,这样处理,一个方面是由于篇幅和时长,另一方面巴女本身就是时代的评说者,不需要再让曲艺演员“跳出”来评价——这就改变了曲艺一般意义上的“跳进跳出”,是一个创新点;在“长于叙事”的把握上,力求叙事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李白与现代巴女的语言,在逻辑上既紧密联系,在风格上又符合各自的时代和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风格尚雅”的处理中,考虑到方言是曲艺语言的特性,而“尚雅”又是四川扬琴的特点,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力求用通俗的大众的四川方言彰显出“雅”来,作品在俗中求雅,达到了雅俗融合,把握住了四川扬琴“风格尚雅”的特性。
作者简介:
秦渊,中国曲艺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巴中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巴中市委主委。先后创作音乐、戏剧、曲艺等各类舞台文艺作品300多个,先后获第七届、九届、十届中国艺术节最高政府奖“群星奖”,第九届中国曲艺最高专业大奖“牡丹奖﹒节目奖”“牡丹奖﹒文学奖”,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等40多个国家级、省级大奖。创作了大型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周永开》、大型话剧《滴灌》、大型民俗音画《下里巴人》、大型民族歌舞《巴山恋歌》、大型民俗歌舞《巴河春秋》等。先后受邀在四川曲艺流动讲堂、中国西部曲艺展演暨曲艺论坛、国家文艺扶持基金项目“西南地区地方曲种创作及评论人才培养”、全国基层(县区)曲协组织负责人培训、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等国家级、省级培训活动中作专题讲座和辅导,先后受邀到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作文艺创作专题讲座。
词作者二:刘培蓉,中共党员,四川省巴中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曾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工作,系群文副研究馆员。先后组织、策划、实施了系列本单位、本系统群文活动,在全省政务服务系统汇演中获得大奖,参与创作、编排了四川清音《义无反顾》、朗诵诗《蜀道》、四川清音《竹颂》等作品,其中《义无反顾》获四川省乡村艺术节比赛第一名,朗诵诗《蜀道》获全省一等奖。
曲作者:向胜,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联文艺人才专家库专家,四川音协理事 ,巴中市文联副主席,巴中市音协主席,巴中市文化馆艺术总监 。长期从事文化活动及音乐创作,包括歌曲、戏剧、曲艺、舞蹈、器乐曲等作品千余件;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展演,先后多次获得全国群星奖、全国曲艺牡丹奖、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巴蜀文艺奖、省《五个一工程》奖,西部民歌赛、唱响四川以及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国曲协和省、地市各类文艺奖项上百个,独立担任大型曲艺剧《望红台》、大型民俗音画《下里巴人》、大型民族歌舞《巴山恋歌》、话剧《滴灌》、大型民俗歌舞《巴河春秋》、新时代曲艺星火扶贫工程巡礼展演赴北京专场《巴山欢歌》、大型四川曲艺剧《周永开》等剧目的音乐创作,深受专家和观众的喜爱,被评为巴中市高层次人才,获得巴中市文化领军人才称号。(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