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我们时常能从杜甫的诗句间看到他对成都的喜爱。1200多年后的今天,逢春赏花,更是成为了成都人的春日标配。或去景区,或在公园,又或是路边稍微驻足,随时随处,你都能参与一次公园城市建设成果的验收。
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实践。实现城市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既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时代命题,也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
而在首提“公园城市”理念的成都,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又将迈入下一段征程。
三年认真作答,成都自信捧出亮眼“成绩单”
草长莺飞的三月天,是最美不过的季节。在成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春的讯息。锦城湖公园的苍鹭成群结队,琴台路文化公园内的樱花正烂漫,龙泉驿的桃花故里景区如梦似幻,新都桂湖风景区的紫藤花海美不胜收,就连红星桥的泡桐花都在锦江上落下淡紫色的倒影,频频引得路人驻足围观……成都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踏着春光,去捕捉成都三月最美的景象。
▲锦城湖公园的苍鹭(图源水印)
“成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这是所有成都人的共识。据成都市观鸟协会此前不完全统计,最高峰时,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的野生鸟类有52种,雁鸭类水鸟单次统计的最大数量超过3500只,更有全球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前来停留。
除了鸟类明显增多,城市蓝绿空间增幅也清晰可见。当前成都已构建起“青山绿道蓝网”生态骨架,完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11万亩,建成天府绿道4408公里,排名全国第1,推进锦城公园、锦江公园和“百个公园”示范工程,新增可进入、可参与的绿色开敞空间5292公顷。仅去年一年,成都累计建成56个公园,公园绿地面积增加至1.89万公顷。据统计,目前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830个,5000平方米小游园微绿地650个。
2019年12月,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案例入选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被评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城市发展典型成功经验。彼时,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之时两年不到。
今天的成都,仿若一个巨大的公园,以组团嵌套、蓝绿渗透、无边界融合的方式,将城市融入大自然、实现无处不公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前提下,近800万市民、游客走进公园、绿道,感受春回大地的新年喜乐氛围。
▲成都城市公园一景
每一份数据的背后,都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所做的努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
在2020年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由天府新区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制的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权威发布,确立了“一个目标、五大领域、十五个指数”的框架体系,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目标导航和度量标尺。其中的“一个目标”即是“和谐美丽、充满活力的永续城市”。
事实上,国际上很多城市在发展规划中都制定了系统体现城市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作为量化测度城市发展状态的重要工具。比如鲁尔绿色大都市建设指标体系、新加坡花园城市指标体系、墨尔本开放空间战略指标体系等。而《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来源于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成都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大量理论研究,这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基于本土实践的研究。
对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曾进行过深度解读,他表示,公园城市指数框架非常重视属于中国的东西,比如文化传承、社会治理,既有治理现代化、社区治理,也有智慧治理,而这些方面放眼全世界来说,都是走在前列的。
一份厚植着绿水青山生态价值的画卷在这片西南大地上徐徐展开,以及其带来的人文、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正在一一兑现。
成都成为国际先进理念的试验地
不可否认,当下社会开始进入到了生态文明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纵观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治理研究,大致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城市与人类生态的研究课题,它开始将城市作为人类生态系统来研究,并将生态城市的概念界定为:“借鉴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加强城市系统内部的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从而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对自然界的侵害。同时,充分利用与城市相依的自然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的、经济高效的、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形成自然、城市与人融为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结构。”
随后,美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成功。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生态城市的内涵中,除了原有的社会、环境、生态等因素外,还增加了其他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因素,比如城市规划和管理等。事实上,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对生态城市较为统一的定义,直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公园城市具象表达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自此,成都掀起了城市建设理念的一场革命。
2019年4月22日,成都市举办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对公园城市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30余名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对成都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57项建议。一个月之后的5月23日,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整合形成理论框架体系,并结合成都实际编制并修改完善的《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2018—2035年)》报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形成了正式规划成果,探索一条从理论研究、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到建设实践的创新路径。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总体形态效果
因此,成都明确给公园城市画了像:公园城市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突出了以生态文明引领的发展观,二是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三是突出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四是突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形态。
结合规划出版的全国首部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专著——《公园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的理论探索》,成都率先向全国输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公园城市理论体系的成都解读。由此可见,成都率先成为国际先进理念的试验地,其对于公园城市的建设实践是可以被借鉴和推广的。
再加上前文提到的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一整套公园城市理论架构的形成,有力支撑了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肯定了三年建设路径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十四五开局之年,“公园城市”的建设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2021年,“十四五”已经开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成为成都市民当下和未来生活的“重头戏”。
在成都市政府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见中,多次提到“公园城市”,无论是以其为蓝本所进行的创新实践,还是以其为基点延伸出的绿色交通法治保障体系,不可否认,在新时期、新征程上,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步伐并未停止,反而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具体而言,2021年,成都将新建天府绿道750公里(含乡村绿道300公里),累计突破5000公里,实现锦城公园100公里环线绿道基本贯通、85公里四环路沿线总体显山露水透绿,3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面呈现,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熊猫之窗”等重大生态项目,还将在绿道、公园常态化举办“公园城市绘·花重锦官城”活动1000场。另外,“十四五”期间,成都将谋划总投资2000多亿元重大生态工程,加快推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锦江畔一景(图源水印)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在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上指出,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统筹城市长远发展和市民现实需求,作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大部署,既是进入新阶段激发新需求的率先探索,也是贯彻新理念形成新示范的创新实践,更是服务新格局创造新供给的主动变革。范锐平强调,要秉持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理念,勾勒绿道蓝网、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城市界面,营造“推窗可见千秋瑞雪、开门即是草树云山”的蓉城印象,让人人都享有城景相融的生态宜居场景。
▲蓝绿相融的成都
在这个蓬勃发展的中国西部重要中心城市,良好的城市生态正在弱化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色彩。瞄准“和谐美丽,充满活力的永续城市”这一目标,成都,正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最前沿的范式,也在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转型的系统解决方案。(杨红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