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西坝地铁站口一路走进去,就是成都人熟知的大学路。但最近,大学路变得有些“陌生”了:风貌打造一新,多家资深网红店入驻于此,大学路成为了成都又一条妥妥的网红街。
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一部分,大学路变了的背后,正是成都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成果之一。去年底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上,成都透露将在“十四五”期间聚焦10个领域,加快实施一批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工程,引发广大市民关注。
几个月过去后,推进情况如何?6月10日,成都市召开全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会)。四川在线记者从会上获悉,经半年建设实践,十大工程社会影响力、市场参与度、市民获得感持续提升,成为成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标志性工程。
(资料图)
实践:
有效利用闲置资源 这个地方一下新增学位2000个
按照部署安排,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具体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等
会上,每一项工程的半年“成绩单”被一一亮出。
以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为例,今年以来,成都全市开工新建、改扩建80所中小学、幼儿园;全市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快速增长,今年全市已新晋三甲医院12家、三乙医院6家,晋级医院数量创历史之最,实现了除东部新区以外三级医疗机构区(市)县全覆盖。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方面,截至目前,成都已按计划启动成片更新项目30个、老旧小区改造313个,完成电梯增设311台,启动信托制物业试点小区63个,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度进一步增强。
(资料图)
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
比如,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简阳市为消灭“空心学校”,对全市教育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让闲置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后,部分被撤乡镇、村(社区)的学校以及教学点因边学规模小、生源少,造成了资源闲置。”简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闲置资源被梳理出来后,简阳市将其优先用于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比如将原普安乡中心小学等10所义务教育学校闲置用房改建为公办幼儿园,转化利用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000个,最终实现各镇(街)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市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达到50%以上。
建言:
观察队伍勤发声 推动“人民的城市人民建”
人民的城市人民建。四川在线记者从会上获悉,为确保十大工程满足市民实际需求、体现市民真实意志,由成都市幸福办牵头,创新建立观察工作制度,组建了市民观察员、专业观察团、网络观察员三支队伍,让广大市民深度参与十大工程需求征集和项目决议、实施、监督、评议全过程。
这些观察员就是“市民代言人”。目前,成都共有市、区(市)县市民观察员784名,主要来自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基层工作者等;组建专业观察团队伍10余支,重点围绕十大工程的难点堵点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同时,在天府市民云APP开设网络观察平台收集市民意见建议。
四川在线记者 华小峰 摄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进过程中,各级观察员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杨一帆如今有了一个新身份——世界幸福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筹备负责人。在作为市民观察员参与十大工程的建设中,杨一帆提议,“幸福城市及其治理发展的硏究推广历史较短,全球范围內尚未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品牌。成都应抓住这一契机,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抓手,组建世界首个幸福城市研究中心,率先探索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幸福城市话语体系。”
随后,成都市幸福办开展专题研究会议,并发函支持在蓉设立研究中心。经多方努力,国际行政科学学会(IIAS)世界幸福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已于今年5月14日落户。
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针对不同的意见建议,成都将灵活采取“意见—处置”“问—答”不同形式进行回复和落实,让市民群众的发声,成为各级各部门科学决策的民意参考和依据。
谋划:
切实解决好市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现实问题
在半年实践基础之上,如何加快推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落地见效?成都在会上作出了相应部署。
据最新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反映,成都市民对政府办事效率提升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疗(53.47%)、就业(45.61%)、买房(39.91%)和求学(27.24%)等方面。
(资料图)
在成都看来,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要坚持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来、从群众需求中来,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牵肠挂肚的民生实事。
针对目前群众诉求反映排位第一的医疗,成都提出,要持续优化全域医疗资源布局,加快实现区(市)县三甲医院全覆盖,全力推进未来医学城、华西医院锦江院区、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动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持续构建均衡协调、一体高效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群众身体健康。
在交通出行方面,潮汐式交通拥堵仍是“专业观察团”收集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难点问题,成都将加快构建“通勤圈”“生活圈”“商业圈”高度融合的通勤体系,力争年内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缩减到35分钟,30分钟内通勤人口占比达到45%。
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在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成都始终坚持项目为导向,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其中。此前,成都市县两级已经滚动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应用场景和投资机会清单1000余条、资金总额达420亿元,截至目前滚动实施重大项目350余个、总投资约9000亿元、完成投资超1800亿元。
下一步,成都将持续发布幸福应用场景和城市机会清单,鼓励企业围绕全人群全周期全链条生活服务,在共享出行、社区商超、托幼养老等领域进行模式创新。(蒋君芳 吴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