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乡村主播李连秀。
李连秀在视频里介绍挖竹笋等农耕体验。
李连秀的短视频大多很随意,直播也是。
她不懂摄影技巧,大多是直接用手机拍,内容也都是随性而至,可以是早上腊肉咸菜馅儿的包子、中午出锅的豆花,也可以是下午上山挖竹笋,晚上的篝火晚会,可就是这些并不算精致的呈现,却让久在樊笼中的许多人感到惊喜。
在网络上,李连秀是四川北川通泉镇西羌神木寨的负责人,这里青山环绕、天空辽阔,古老的羌族文化被保存良好。她通过网络向网友推荐北川的美景、美食,也讲述羌族的古老历史和传统。
在线下,西羌神木寨为当地群众提供综合就业岗位,并按照农旅结合的模式,与乡民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作协议,通过游客采摘、售卖等方式,帮农户销售生产出的农副产品。2019年,当地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2万元,是5年前的两倍。
“没想到会走这么远,现在更觉得责任重大。”对于李连秀而言,如今排在经营之前的,是一份期待,“带动大家生活更好,让羌族文化被更多人看见。”于她而言,在这个受众关注点不断变化的时代,短视频平台上,每天都有人走红,也有人没落,她是意外闯入的创业者,却无意中成为羌族村寨、脱贫创业和互联网之间的平衡者,在新与旧的交融中,她让更多人看见了羌族的文化、村寨的日常生活,犹如饮下一杯醇香的酒。
羌族小乡的“新”与“旧”
在网上,李连秀时常遇到一些意外之喜。
夏天,她随手上传了寨子里的篝火晚会,星空低垂,木檐雕梁,人们热热闹闹,围着火把唱歌跳舞,这不过是她眼中最为日常的烟火气息,却在几个小时内,涌入了上千条留言。还有一次,她拍下国庆节期间大家穿着五彩的羌族衣裙为祖国送上祝福的画面,这段没有经过剪辑的视频,得到上万点赞。
再后来,她觉得这是“情理之中”。“因为这是最真实的羌族人家的生活。”她说。
神木寨村海拔1300米,山高云舒,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滋养着她记录的灵感,在她的视频或者直播中,这里冬可观雪、夏可避暑。她记录过冬日暖阳下,枕山安静的小镇路边,黄白相间的小猫跑过;也记录过初夏晴日,大家穿着好看的羌裙,去到竹林深处挖回竹笋,再做上一桌羌族的“竹笋宴”……
在李连秀心中,这些不可名状的被打动,有着她对生活最真诚的感悟,也是她最深沉的乡愁。
北川羌族自治县,曾是国内的贫困高发地区之一。2014年,当地的贫困发生率曾高达14.08%,直到2018年8月才退出贫困县序列。2010年,李连秀夫妇怀揣千万元资金回到这里时,这个藏在大山里的村庄还挣扎在艰难的生活里,年轻人外出务工,村口有人聚集聊天,瓜子壳果壳满地都是,时间在这里被拉得很长。
十年时间,李连秀夫妇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和品牌优势,打造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餐饮住宿、绿色采摘等综合性为一体的西羌神木寨,直接带动当地就业和农副产品销售,更改变着当地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目前,西羌神木寨按照农旅相结合的模式,不仅与122户乡民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作协议,使村民年均收入达到2万余元,还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70多个。
“埋”在日常里的商机
“确实没想到会走到这么远。”李连秀觉得,这10年是在一种顺其自然的状态下被推着走的。最初,丈夫提出要回乡创业时,所有人都是反对的,在城里多年打拼,夫妻两人积累了丰厚身家,将钱砸进一个“穷沟沟”里,这让大多数人觉得看不到希望。
2010年,西羌神木寨破土动工,改变也在一点一滴中开始酝酿。
神木寨还在建设时,李连秀夫妻就觉察到,按照打造一个景区的标准,这里需要整体氛围的营造,更需要熟悉羌族生活习惯的员工。于是,他们开始招募附近的村民,进行培训上岗。同时,随着李连秀直播视频被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询问竹笋、菌子等大山里的农特产品。打通村民和顾客之间的壁垒,帮助他们完成销售,也成为李连秀夫妻完成的事。
“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了,每个人都有事做,能有钱挣。”54岁的尔玛雄鹰在神木寨里负责向游客讲述羌族的历史文化,以前,他每个月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如今,旺季时候能达到6000元。有的员工从前在家,不愿工作,现在一扫颓态,每天穿着齐整干净的羌裙,忙碌地为游客服务中。还有那些新鲜的农产品,也通过直播视频,去到了更多人家的餐桌上。
“在神木寨,有古老的羌族进寨仪式,也有庆丰收时候的篝火晚会,还有山间小溪戏水,挖土豆、挖笋子的农耕体验。”李连秀在直播中很自豪地介绍着,渐渐地,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纷纷来到这个大山中的村子,体验神木寨的独特魅力。
“最让我惊喜的是,还有北京上海的游客。”在她的粉丝中,有喜欢文化历史的中年人,也有嘴馋农家美食的年轻人,有的人全家驱车而来,好奇餐桌上的菌子,李连秀便干脆包了一袋送给他们,“来了就是朋友。”
如今,李连秀的直播记录还在继续,新与旧,脱贫和梦想,就像她视频里拍摄的山间青竹一样,一片葱郁,生机勃勃。(封面新闻 杜江茜 摄影 严兴红 罗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