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长出摄影节、音乐会、阅读会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1-03-19 09:34:27编辑:马强

帮助搬运照片的村民。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读书会。

在田间劳动的妇女背后,是胡武功和武强的摄影作品。

乡野里的音乐会。

劳作的村民驻足欣赏摄影作品。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全省各地纷纷把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努力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未来5年,我省还将通过创新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棒”的文化交接,擘画蜀地乡村振兴新图景。
当艺术回归乡村,当文创扎根田野,当非遗赋予乡村新活力,乡村文化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即日起,我们推出“乡村文化春风涌动”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成都邛崃市天台山镇靖口村绿意流淌。3月16日,记者沿着村道一路前行,青瓦白墙民居外墙上,巨幅摄影作品悬挂其中——中国摄影界代表性人物王福春的经典作品《火车上的中国人》,2017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罗金倩的摄影作品《六畜兴旺》,以及阎雷、黄庆军、胡武功、武强、袁学军等摄影家的作品……主题各异,却都有着浓郁的乡土风情。
在一个偏居山隅的村落,能看见高水平的露天摄影展,让不少游客吃惊。实际上,这几年,摄影节、田野音乐会、阅读会、乡村节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靖口村土地上“冒出来”,盘活了乡野文化,也激活了乡村活力。
乡村里的摄影节
满目悬挂于墙的作品源于天台山镇(2019年12月前为高何镇)打造的天府红谷国际摄影节(以下简称“摄影节”),如今已举办三届。那日松是摄影节的策展人。2017年,初到这个镇的他正赶上一场秋雨,葱郁的山谷中,一种湿润的森林味道弥漫心间。作为一个职业策展人,他忽然想到:如果在这幽美的风景中,举办一次独特的山谷摄影节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在镇里及天府红谷等支持下,首届摄影节很快在2017年秋天筹办起来,18位中外摄影师的作品呈现在天府红谷·耕读桃源里。客房、大堂、餐厅、户外草坪,到处都是展场。
到了第二届摄影节,展场从室内延伸到室外,从酒店延伸到天台山镇,让摄影更真实地融入自然中。那日松回忆,33位中外摄影家的作品于2018年8月中旬被挂上民墙。掩映在山峦中的川西民居,尤其是一面面黑白相间的房墙,像是天然相框。
开幕后不久,著名风光摄影家王建军在这里办起讲座,教村民如何拍摄风光。摄影师桔多淇则教村民如何调色、构图,将瓜果蔬菜拍得更具美感。虽然很多东西听得一知半解,但对于村民来说,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以后做电商,这些东西能派上用场。”村民高孟芬高兴地说。
2019年9月10日,第三届摄影节开幕,更多摄影师参与进来,超过60件摄影作品呈现在乡村环境中。“照片的选择都尽量和乡土相关,使得本地村民易接受。”
如今,行走在靖口村,仿佛穿行在一个巨大的露天摄影画廊,远山,天空,鳞次栉比的川西民居,点缀着一帧帧巨幅的影像。照片下面,村民在劳动,在聊天,在生活。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举头就可看见这些作品,他们与照片里的乡村景象好像融为一体,本身也成为平凡而不朽的生活影像。
乡野的摄影节,也慢慢迎来人流。天台山镇副镇长伍钿波记得,来靖口村打卡的人,此前寥寥无几,在第二届摄影节时破万人,到了第三届,人数超过5万。
重新审视家园的美
最开始办摄影节,村民参与性并不高。第二届摄影节开始时,不少村民担心作品会破坏外墙,反对悬挂作品。镇政府工作人员几次上门劝说,才说服村民试一试。到了第三届,村民主动和摄影家们交流作品感受,“还有村民跑来问我,能否给他们外墙上也挂上一幅摄影作品。”那日松记得,悬挂于原野的摄影作品动辄长四五米,搬运和悬挂都不容易。在村民主动热心帮助下,才顺利挂上高墙。
藏着年代记忆的家具铺满院落,一名中年男子抱着肥猫,目视前方——如今,站在靖口村口不远处,就能看见这张悬挂在村民高茂辉家外墙上的照片。照片中的男主人公正是他自己。“2019年9月8日拍的,第二天照片就挂到了我家外墙上!”回忆当时情景,高茂辉仍然透着兴奋,“因为紧张,拍摄时间有点长,照片出来,才发现自己嘴角笑得有点僵。”
40多岁,第一次当专业模特,和摄影师合作,拍了一张专业大片,“这种经历可不常有。”高茂辉说,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擅拍“家当”系列的摄影师黄庆军邀请他一起创作,他一口就答应了。创作前,他告诉黄庆军自己的生活日常,妻子和孩子在外工作、学习,大多数时候,家里就是这只肥猫陪着自己。到了正式拍摄,黄庆军提议高茂辉抱着猫,站在铺满家具的院子里拍摄。黄庆军说,熟悉的家具藏着生活和时代记忆,而这些小美好常被忽略。高茂辉第一次开始审视这些看着不起眼的物件。
在那日松看来,在乡村举办摄影节等文化活动,对于村民的最大影响,正是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家园,发现其中的美好,从而增添自信。
随着照片上墙,不少村民受到鼓舞,自发参与到这些艺术活动中,村里的农家乐、民宿也多起来。
70岁的高家富是靖口村出名的竹编达人。天府红谷联合本地手艺人,发起山中好物共造。高家富也被邀请去,负责把设计师设计的竹编灯罩等装饰物品从图纸变为实体。“一天可以挣到近200元,还不算额外的加班费!”和设计师工作一段时间后,高家富对竹编制品的造型、线条设计等有了新的认识,知道如何编织会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色泽要柔软,造型要轻巧、简单点。”更让高家富没想到的是,不少设计师看重他的手艺,邀请他去陕西等地进行竹编,这可乐坏了他。
新村民来了
陈波是邛崃本地的一名乡村教师,擅长玩泥塑。从2019年开始,陈波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前往位于靖口村的天府红谷,教人们做泥塑、赏泥塑。60岁的高德轩开始是陪着孙女来学习,到后来,自己反而学上了瘾。孙女不来了,他就自己来学,来请教,还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捏出不少红军人物形象。
摄影师王剑林也是这里的常客。从2018年第一届摄影节开始,他就经常来这里拍山水,和村民打交道。2018年他制作了影集《天府红谷》《耕读桃源》,记录下天台山镇的民风民俗。2019年,他又拍下天台山镇70位70岁老人照片。而对不少老人而言,和王剑林打交道,是一件好玩的事儿。拍摄时,他们从王剑林那里学到了摆姿势和穿衣技巧,拍照更上镜了。
无论是陈波还是王剑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村民。2019年,天府红谷发起新村民发展计划,邀请包括成都市全民阅读推广公益大使周东、音乐人德拉才让等参与进来。
2019年10月29日,周东首次在这里办起村民读书会,除了文艺爱好者,不少村民也参与进来。现场,周东、诗人席永君等字正腔圆地诵读着诗词、文章,对于不少村民而言,这种体验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如今却亲身参与其中,别有一种亲切感,“原来说话可以这么好听,回家可得让孩子好好学朗诵!”坐在台下的村民高德玉说。
音乐会,不一定要去城市,田野里也有了欣赏的地方。德拉才让每年至少会在天府红谷办一场音乐会。村民张敏至今记得2019年11月19日,在“秋日私语·银杏音乐会”上,第一次听见原声音乐的场景。宁静的夜空下,德拉才让轻轻地吟唱,鹰笛、长笛、海浪鼓、牛铃、吉他、雨棒、放牛牧羊声,声声入耳。德拉才让还播放了他在天府红谷旁录下的溪水声与犬吠声,作为背景音乐,现场叠加乐器再创作。“太有意思了!”张敏感叹。
4植入更多值得体验的文化“里子”
三届摄影节的举办、新村民发展计划,背后都有一个身影——天府红谷。2014年左右,四川瑞云集团的周国华和同事来到这里,打造“中国成都·天府红谷”国际乡村休养度假旅游区。未来的乡村旅游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路径?在周国华看来,乡村发展要用文化引领,“不仅要把乡村‘面子’建设得漂亮,还应该有更多值得体验的文化‘里子’植入。”
2014年,他们首先尝试将废旧的邛崃市国营大窖纸厂改造。这座本来面临拆迁命运的老房子,按照老杆新枝理念,被改造成天府红谷愿景馆。老桌椅、农耕器具……不少老物件被放进来,像一个乡村博物馆一样,人们可以在这里看见村镇的前世今生,也可以参与阅读、品茶等文创活动。改造后,愿景馆一下成为网红点。
与摄影节同步,天府红谷项目团队还在片区内打造节气村落、红豆杉康养院落、诗经植物文创园等项目,拟建成一个综合性的乡村文创产业园区。同时提供销售平台,联手本地手艺人生产文创产品。
盘活“田野资源”,天台山镇和天府红谷近年来推出不少冒着“乡味”的文化活动。不定时举办的“山野里的音乐茶会”“山野游园会”等,让一年文化活动不断,“仅去年就吸引园区游客2.5万人次,且成功带动区域经济活动。”伍钿波透露。
不过,对于盘活乡村文化,周国华看好前景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困惑。比如,他们通过挖掘地方特色,和村民一起开发了不少有机绿色的山中好物和文创产品,但如何挖掘商业价值,实现叫好又叫座?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才,引进来的新村人为乡村文化带来了新气质,但这种新气质如何才能不损坏原乡味?这些,或许都需要时间来慢慢回答。(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