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画廊”添新景!海窝子古镇戏水点焕新登场
春光为序,奋斗作章。眼下的彭州,一幅以建设“百里画廊”为统揽,着力推进“五廊共治”,加快打造产业廊道、生态廊道、品质廊道、文化廊道、治理廊道的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海窝子古镇作为“百里画廊”河谷段的重要节点,近日,它又迎来了“上新”。
彭州,一个亲水爱水的城市。柏条河滋润两岸,每逢周末,水润景美的沿岸生态走廊,吸引市民游客前来观鸟、徒步、体验田园生活;湔江孕育出立体山水大美景致,依偎在湔水河畔的海窝子古镇,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水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小而美、时代感、生活气”特质的新戏水节点,为古镇旅游注入了全新活力,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亲水体验,也为“百里画廊”增添了别样的“水韵”风情。
走进古镇入口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甲骨文“蜀”字为型打造的浅水镜面景观。清澈的水面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建筑,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古蜀文化与现代景观完美融合。“这个设计真的太惊艳了!一进入古镇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蜀时代。”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道。广场上,镜面水景与入口街面联通,构建起连续的水系景观,不仅丰富了入口的视觉效果,更为游客开启了一场探寻古蜀文明的奇妙之旅。
沿着古镇街面漫步,处处都是惊喜。多个节点被拓宽改造成可进入的戏水池,居民入户两侧的沟渠也拓宽了不少,潺潺流水声吸引着游客纷纷驻足。小朋友们在水中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在一旁看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来古镇就是看看建筑、尝尝美食,这次来发现多了这么多可以玩水的地方,孩子玩得特别开心,我们也感觉很有意思。”带着孩子来游玩的张先生说道。每户门前增设的精致水景装置,搭配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营造出一步一景、户户见水景的唯美意境,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
除了街面的变化,古镇其他节点的改造也亮点纷呈。在滨河茶园入口,明清时期川西建筑风格的亭台与水池相互映衬,别具一番风味。“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为游客提供一个既能欣赏美景,又能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让大家在品茶赏景的同时,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通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临街闲置空地、菜市空地也被改造成可玩水的亲水空间,在满足游客休憩需求的同时,也为古镇增添了热闹的玩水氛围。“以前古镇里适合孩子玩的地方比较少,现在有了这些戏水空间,孩子可以尽情地玩水,我们也能放心地让他们玩耍。”游客刘女士说道,戏水点的建设不仅弥补了古镇儿童游乐项目的短板,更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欢乐的游玩场所。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古镇的历史文化和现有资源,以海窝子古镇主街原有沟渠为基础,打造一条集景观休闲、戏水文娱于一体的水系廊道,设计10余个戏水节点,拓宽美化主街沟渠1200余米。”通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同时,我们利用商家联谊会、社区坝坝会等自治组织与商家、住户进行沟通引导,群众从不理解、不配合到主动为水系建设建言献策,配合开展海窝子古镇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希望通过这些改造,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海窝子古镇的魅力。”
随着“百里画廊”建设的持续推进,海窝子古镇凭借这些新的戏水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据统计,自戏水点建成开放以来,古镇的游客接待量明显增加,旅游收入也有了显著提升。“未来,我们还将不断挖掘古镇自身潜力,继续完善古镇的旅游设施,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将乡野、戏水、民居整体融入景镇一体化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IP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进一步提升古镇的旅游品质,为‘百里画廊’建设贡献更多力量。”通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百里画廊”建设为海窝子古镇
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而海窝子古镇的新戏水点建设则为
“百里画廊”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彭州
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
正以“百里画廊”为彩墨
用文化和创意调和绚丽色彩
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