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腊肉成了脱贫“新帮手”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1-01-13 09:24:57编辑:刘映红

春节临近,北川县各大腊肉香肠加工厂的订单增加不少。何海洋摄
一线故事
香肠腊肉是四川家家户户年前必备的一道佳肴。北川腊肉因为口感极佳,还被收录进了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从“土货”摇身一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川腊肉的转身之旅并没有就此打住。在北川采访期间,记者偶然得知,最近两年,当地把老腊肉做成了一门产业,还带动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其中的带头人,是北川禹珍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祁。2020年,公司老腊肉的销量近4000万元,仅他一家,就带动3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老腊肉如何成了脱贫攻坚的“新帮手”?
新打法:品类更多,渠道更新
采访期间,王华祁带我们去参观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进入公司大门,记者立即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举目望去,偌大的坝子里,到处是密密麻麻的不锈钢以及木质架子,上面挂满腊肉、香肠等各式产品。
——品类更多。仅腊肉就有猪头、猪腿、五花、猪舌、猪尾等十几个品种;同样,香肠也有广味、川味、排骨香肠等多种口味。
“现在顾客需求多样,单一品种肯定不行了。”王华祁说,要从一个作坊变成一个产业,首先是要专业。如何体现专业,核心是生产过程有细致的分工,终端上表现为有更多品类。为此,他们发挥“庖丁解猪”的精神,将猪肉分割成数十个品种,由此,赢得了更广泛的受众。
——渠道更新。香肠腊肉在当地耳熟能详,市场空间很小,要发展,必须拓展销售范围。为此,这几年,他们一方面加大包装营销的力度,同时大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先后入驻了建行善融商城、工行融e购等多个电商平台,2020年网上销售额占比达到了70%。
——周期更长。传统北川腊肉生产周期只有两三个月,问题是,要成为一个产业,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能保证市场需求呢?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去年,王华祁引进低温脱水发酵设备,通过模拟北川高寒地区风霜吹刷和低温发酵环境,实现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腊肉,成功让产能翻番。
新模式:蓄水浇田,以大带小
12时,北川县坝底乡通坪村,唐六庆穿着厚厚的棉服,戴着棉帽,拄着拐杖往家赶。家里,有几十头生猪正在等着被投喂。
唐六庆身患残疾、腿脚不便,不能下地干活,此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前,他依靠养猪脱了贫,最近几年,他家每年都能出栏近两百头猪,纯收入接近20万元。
这得益于禹珍实业公司创造的“代养模式”。为了解决老腊肉的原料供应问题,2015年,王华祁首次引进黑猪仔150头,在通坪村进行试点养殖。
2017年,企业投资650万元,建设年出栏5000头的生态黑猪代养繁育基地。为了破解环保压力和人力短缺的问题,他们创造性地探索了“代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提供仔猪、技术、饲料,同时负责商品猪的回收,代养户则提供场地、人力。
如此一来,城市工商资本和分散的农户两种资源实现了整合,品牌、管理和分散的养殖实现了统一,优势互补。
说“统”,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解决了传统散养户的资金、技术和销售问题。“再不怕猪周期大起大落,也不怕疫情风险了。”
说“分”,化整为零,分散养殖,一方面让粪污就地还田降解,解决了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山区的自然屏障,减少了疫情的风险。
唐六庆等10户贫困户首批参与代养,当年底,公司对全部黑猪进行定价回收,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7万元,比传统单家独户散养模式增收60%以上。
截至去年底,当地的代养场已经达30多家。王华祁还给这种模式起了个形象的名字:蓄水浇田。繁育基地是“水塘”,代养场为“田”,塘满田肥,一体发展。
“我不能下地干活,他们给我猪苗,我帮他们养,出栏后他们以合同价格回收,这样一栏一栏地养着小猪,我的生活就好起来了。”对于这种模式,唐六庆满是感激。(梁现瑞 田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