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大竹县:唤醒“沉睡”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2-07 15:34:03编辑:刘映红
大竹县妈妈镇梅岩村是四川省定贫困村,也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蚕桑产业是梅岩村的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如何巩固脱贫成效,令梅岩村的驻村干部及村干部焦头烂额。
走访群众,发现闲置资金
2020年3月,妈妈镇纪委在遍访过程中,了解到村账户上有12万元钱不知道如何有效使用。镇纪委书记陈兰立即向村党支部书记了解详细情况。
原来,这是大竹县教科局给梅岩村的帮扶资金。曾经,有部分贫困户领取扶贫资金后不知道如何发展产业,有个别贫困户将扶贫资金用于赌博……前车之鉴,因为梅岩村不知如何将这12万元的帮扶资金有效高效的利用起来,所以便一直将钱存在村账户上。
“沉睡”资金,如何“唤醒”?
大竹县妈妈镇纪委便和村干部积极思考谋划,有了蚕桑主导产业,为什么不将闲置的帮扶资金用“活”,用在蚕桑产业上再做文章,或者发展更多的产业,实现物尽其用?经走访多名老党员老干部及在家群众,大家一致同意入股分红、发展产业。
2020年5月,该村新建蚕房300平方米,购买旋耕机3辆、蚕具1000套,农用化肥20吨,蚕桑嫁接果桑5000株,购买柠檬8000株,种植蔬菜200亩……,闲置资金很快就用“活”,用到实处了。
集体经济,怎么监管?
产业发展起来,后续由谁监督把关,镇纪委积极发挥看家本领作用。从严格管理入手,督促村干部对每一笔开支都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对租用旋耕机、蚕具、蚕房的群众收取一定比例租金,租金收益纳入村集体收入,村上选派3名政治素养高的党员全程跟踪,镇纪委负责提供“保姆”式服务、“跟踪”式监督。
“唤醒贫困村的‘沉睡’资产,发展种植业,土里长出摇钱树,让群众钱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妈妈镇纪委书记陈兰说。2020年,梅岩村集体经济增收23300元,人均纯收入增加700余元。
这是大竹县纪检监察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为有效遏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违纪违法乱象,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大竹县纪委监委督促县财政、县农林等相关职能部门就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同时对三资管理、处置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明确“三资”监管风险等级和负面清单,为“三资”管理提供菜单式指引。
“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是村务监督的核心,是实现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加强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将有限资源合理配置,将农村集体存量资产盘活,让村民增收、村集体受益。”大竹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新亭说道。(黄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