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要实现持续的创新发展,需要不断开拓思路、积极探索。过去一年,西昌市锁定大党建目标,抓住转型跨越重要机遇期,探索构架起科学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在实干中闯出新路,党建十件大事支撑起了西昌经济转型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西昌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主课、必修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九次、十次,以及市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凉山的重要讲话精神,举办党政干部、党组织书记等各类培训班86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高质量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历时32天,17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215名党组织副书记均全票当选,482名党组织委员全票或高票当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45岁及以下的110人、占63.22%,比上届提高52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130人、占74.71%,比上届提高25个百分点,圆满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
党建统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顺向调整、中心集聚、聚合要素、做强产业、增强服务、提升治理、保护生态、夯实本底的原则,紧紧围绕“四大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聚焦问题解决,明确改革任务,分类开展调研并初步形成“1+N”专项改革方案。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市共撤销村(社区)党支部222个,升格成立村(社区)党委(党总支)112个,为两项改革在西昌有效落地夯实了基础。
党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始终以鲜明导向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把“管好人”“用好人”作为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大局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阵型不乱、干劲不松”的要求,保持“五个一”帮扶力度不减、帮扶力量不撤。从严执行驻村帮扶干部日常管理基本制度,从严落实州级备案管理、市乡党委日常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三级责任,推动帮扶干部沉在村里扎实干,坚决杜绝“两头跑、两头挂”“吃住不在村”等问题。
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西昌市2.3万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迅速到社区报到集结,组建临时党组织27个、党员先锋队91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395支,协调驻区单位党组织认领243个“三无”小区院落的疫情防控,抽调21人组建7个督查组,深入25个乡镇(街道)、8个重点部门、22个检疫卡点督导防疫工作,有效助推了“六稳”“六保”工作。
持续党建引领投入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在西昌市委领导下,各级党组织迅速投入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中,建成防火通道1673公里、隔离带331公里、防火阻隔带2万亩、蓄水池627口,组建市级专业扑火队伍300人,分片靠前驻防8个重点林区,组建乡镇半专业打火队伍25支994人。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发出“我为泸山植棵树”倡议书,在全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我为泸山植棵树”主题党日活动,目前,累积捐款140余万元,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讲3700余场次,累计种植各类树木7000余株、132亩。
选优“带头人”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选好致富带头人,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采取产业发展型、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等10类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全市12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1457万余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38个。
推进基层党建阵地达标建设。高位推动阵地达标建设,着力解决面积不宽敞、设施不齐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全年共投入活动阵地建设资金1235万元,全市300㎡以上的村(社区)活动阵地达84个,打造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21个,西昌市康宏国际获评首批“四川省两新组织党建示范楼宇”。
“党建+”模式,加出基层新活力。结合“一社一品”工作,创新开展“党建+三微”活动,全力打造“征集微心愿、整理微心愿、认领微项目、深化微服务、落实微验收”的闭合工作链条,深入推进“微街巷”“微公园”“微绿地”治理,叫响“宁远大妈”“海河嬢嬢”“春城小红帽”等7个志愿服务品牌,全市559家单位累计认领7个街道438个项目,帮助解决民生事项913个。
党建引领特殊领域基层治理。把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作为发力“引擎”,切实消除水电移民搬迁安置点、自发搬迁户、易地扶贫搬迁、绿色家园等特殊领域的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盲区。组建5个专班、选派38名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服务,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组建56个自发搬迁农户集聚区党小组,引导自发搬迁农户从“无序搬迁”变“有序治理”。同步推进绿色家园、易地扶贫搬迁等领域基层治理,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