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他们在深山海岛仰望星空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1-18 20:32:00 编辑:吕纪元
2021年伊始,皮水兵马不停蹄地又开始忙碌起来。发射阵地上,各分系统指挥员都要把情况一一在他那里汇总。大战在即,每个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原来,就在不久前,某型卫星、火箭已经进入西昌发射场,大伙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射前测试工作。测试厂房不远处,“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20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这,也是01指挥员皮水兵和同事们长年累月为之奋斗的职责所系。
东经102度、北纬28度,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四周都是巍峨的群山。
站在山头远眺,两座高大的发射塔架清晰可见。“嫦娥”“北斗”母港、可发射10余种构型火箭、先后执行16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占我国航天发射总数45%……组建50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经成为我国综合能力最强、发射数量最多、发射密度最高、对外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射中心。
深山这边的西昌发射场
皮水兵说,“5、4、3、2、1”的倒计时口令,是他作为01指挥员工作中的经典一幕,却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成为“01”,就是要成为任务中整个发射系统的大管家,协调整个发射任务流程和进程状态控制。
发射场区约7公里外,海拔近1800米的牛头山因像极了牛头而得名。在这里,坐落着中心地势最高、位置最偏远的点号——牛头山观测站,也是西昌发射场每次火箭发射的“万里测控第一棒”。
马忠权,是在牛头山上工作时间最久的“老人”。2003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后,马忠权没有去大城市,而是选择来到西昌发射场,成为一名航天人。在当时还很荒凉的牛头山,一干就是18年。
马忠权所操作的设备十分特殊:发射过程中一旦火箭发生故障、偏离轨道危及安全时,他就需要向火箭发送指令,将火箭炸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马忠权说,为了任务成功,他宁愿做一把永不出鞘的利剑。
和马忠权一样,一茬茬西昌航天人扎根山沟、矢志航天,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只为一枚枚“长征”火箭腾飞九天,一颗颗“中国星”翱翔太空。
海滨之畔的文昌航天发射场
位于南海之滨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层层海浪拍打着金黄色的沙滩,碧海蓝天处海鸥啼鸣。很快,这里即将迎来2021年的第一发任务,而空间站建设阶段的相关发射任务也将在今年按计划展开。
在发射塔架上下奔走、来回忙碌的小个子女生,是年仅24岁的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这个来自贵州土家族的小姑娘,与身边的同事相比,是为数不多的“95后”之一。
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在大家眼中,周承钰小小的身体里,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通往脐带塔15层的路,多数人都感到“胆战心惊”:倾角接近90度的180多级钢铁台阶,很多地方难以直立行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普通人就是单单跑这么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周承钰却要一天来回好几趟。
与发射场隔海相望处,坐落着有“万里海天第一棒”美称的铜鼓岭测控点。为迎接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刘烜志、李龙飞、魏鑫等“牧星人”决定牛年春节不回家,在铜鼓岭上紧锣密鼓地开始备战。去年以来,他们在这里执行北斗卫星长期管理任务累计一万多个小时,圆满完成了长征五号B、天问一号、嫦娥五号、长征八号重大任务的跟踪测量。
大洋深处的西沙卫星观测站
39岁的雷达技师管世磊,在2013年测控点尚未完全建成时就来到了这里。9年来,他参与了这里所有的航天测控任务。每一次,他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第一时间捕获目标。
遗憾的是,管世磊从未亲眼看过一次火箭发射时的壮观场景,仅仅听过火箭飞越铜鼓岭上空时的轰鸣声。对他而言,火箭就是雷达显示屏上两道短小的“杠杠”。
在深海小岛上锻造出彩人生,在航天事业中绽放青春梦想。大洋深处,波涛汹涌、椰风习习,位于祖国南海的西沙卫星观测站全体科技人员依旧坚守在岗,为卫星、火箭保驾护航。
为保证航天观测设备正常运行,为“与世隔绝”的小岛做好供电保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陈小强、赵小文是长期驻岛的供配电系统操作手,他们不仅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急演练,完成备件更换和各项指标测试工作,更要时刻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稳定,供电质量良好。
“虽然琐碎平常,但对我们来讲,确保岛上用电正常,做好任务保障,就是最重要的责任。”陈小强说道。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在深山海岛,中心西昌、文昌科技工作者两场一心、追梦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初心使命。(黄国畅 王玉磊 杨晓虹)